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法律界定 | 第11-16页 |
(一) 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内涵 | 第11页 |
(二) 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分类 | 第11-16页 |
1 内容瑕疵 | 第11-13页 |
2 程序瑕疵 | 第13-16页 |
二、公司章程效力瑕疵司法救济的必要性 | 第16-19页 |
(一) 完善公司自治能力,促进公司规范运营 | 第16-17页 |
(二) 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迫切需要 | 第17页 |
(三) 公司章程效力瑕疵会产生法律责任 | 第17-19页 |
三、公司章程效力瑕疵司法救济的原则 | 第19-22页 |
(一) 合理平衡司法介入和公司自治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(二) 以合法性审查为主,合理性审查为辅 | 第20页 |
(三) 适用宽缓和灵活型的审判方式 | 第20-22页 |
四、公司章程内容瑕疵的司法救济 | 第22-31页 |
(一) 公司章程内容瑕疵的认定 | 第22-25页 |
1 公司章程中对公司权力行使进行特别约定是否构成瑕疵 | 第22-24页 |
2 公司章程扩张或限制股东权利是否构成瑕疵 | 第24-25页 |
(二) 公司章程内容瑕疵的司法救济途径 | 第25-26页 |
(三) 公司章程内容瑕疵司法救济的缺陷 | 第26-27页 |
1 民事赔偿的责任规定不明确 | 第26页 |
2 任意性规则和强行性规则界定不明确 | 第26-27页 |
(四) 公司章程内容瑕疵司法救济的完善 | 第27-31页 |
1 明确公司章程效力瑕疵的民事法律责任 | 第27-29页 |
2 引入公司章程两分论 | 第29-31页 |
五、公司章程程序瑕疵的司法救济 | 第31-39页 |
(一) 公司章程程序瑕疵的认定 | 第31-34页 |
1 修改公司章程会议召集程序出现瑕疵 | 第31-32页 |
2 修改公司章程会议表决程序出现瑕疵 | 第32-33页 |
3 公司章程的备案程序出现瑕疵 | 第33-34页 |
(二) 公司章程程序瑕疵的司法救济途径 | 第34-35页 |
(三) 公司章程程序瑕疵司法救济的缺陷 | 第35-36页 |
1 现有的司法救济不能满足章程效力瑕疵救济的需求 | 第35页 |
2 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原告范围过于狭窄 | 第35-36页 |
3 公司章程程序效力瑕疵缺乏具体的诉讼机制 | 第36页 |
(四) 司法救济程序上的完善 | 第36-39页 |
1 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| 第36-37页 |
2 放宽股东会议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原告范围 | 第37-38页 |
3 完善具体程序机制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