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4-20页 |
1.1 褪黑素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 植物中褪黑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2.1 植物中褪黑素的合成路径 | 第15-16页 |
1.2.2 植物中褪黑素的含量 | 第16-17页 |
1.2.3 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理功能 | 第17-18页 |
1.3 植物中褪黑素合成基因SNAT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干旱和盐胁迫下葡萄幼苗不同组织褪黑素含量分析 | 第20-24页 |
2.1 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1.1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20页 |
2.1.2 植物材料 | 第20页 |
2.1.3 试验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1 褪黑素含量测定方法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2 胁迫条件下葡萄幼苗根部和叶片中褪黑素含量的变化 | 第22页 |
2.3 讨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果实发育期褪黑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| 第24-32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1.1 植物材料 | 第24页 |
3.1.2 褪黑素及其合成前体物质的提取与检测 | 第24-25页 |
3.1.3 RNA提取与qRT-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 | 第25-26页 |
3.2 结果 | 第26-29页 |
3.2.1 ‘美乐’葡萄果实发育期褪黑素及其前体物质含量的变化 | 第26页 |
3.2.2 ‘美乐’葡萄果实发育期褪黑素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| 第26-29页 |
3.3 讨论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葡萄SNAT基因的原核表达分析 | 第32-44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32页 |
4.1.2 菌株与质粒 | 第32页 |
4.1.3 试验方法 | 第32-35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2页 |
4.2.1 葡萄SNAT基因序列的分析 | 第35页 |
4.2.2 葡萄SNAT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2.3 葡萄SNAT基因的原核表达 | 第37-42页 |
4.2.4 重组蛋白酶学特性分析 | 第42页 |
4.3 讨论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 | 第44-46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44-45页 |
5.1.1 不同胁迫条件下葡萄幼苗褪黑素含量变化 | 第44页 |
5.1.2 不同发育期葡萄果实褪黑素及其前体物质含量变化 | 第44页 |
5.1.3 不同发育期葡萄褪黑素合成基因表达模式 | 第44页 |
5.1.4 葡萄SNAT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酶活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45页 |
5.3 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