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--以黑河市为案例
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7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7-8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第2章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 | 第9-12页 |
·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9页 |
·农业生态学理论 | 第9-10页 |
·经济学理论 | 第10-11页 |
·循环经济理论 | 第11-12页 |
第3章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| 第12-16页 |
·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·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征 | 第13-16页 |
第4章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 | 第16-19页 |
·减量化原则 | 第16页 |
·再利用原则 | 第16页 |
·再循环原则 | 第16-17页 |
·可持续发展原则 | 第17页 |
·整体性原则 | 第17页 |
·因地制宜原则 | 第17-18页 |
·层次性原则 | 第18页 |
·科技先导原则 | 第18页 |
·市场协调原则 | 第18-19页 |
第5章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| 第19-27页 |
·微观层面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| 第19-25页 |
·中观层面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| 第25-26页 |
·宏观层面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| 第26-27页 |
第6章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途径 | 第27-29页 |
·遵循“3R”原则,延伸产业链 | 第27页 |
·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| 第27页 |
·加快生态型小城镇建设步伐 | 第27-29页 |
第7章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保障措施 | 第29-33页 |
·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法规 | 第29页 |
·转变传统观念,提高循环经济意识 | 第29-30页 |
·建立健全适合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市场体系 | 第30页 |
·建立科技创新体系,加强人才培养建设 | 第30-31页 |
·培养典型农户和龙头企业,发挥典型辐射作用 | 第31页 |
·建立绿色GDP 考评制度,培育全民绿色教育体系 | 第31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34-36页 |
Abstract | 第36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