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--代谢病论文--脂肪代谢障碍论文

GMSCs对伴高脂血症的牙周炎小鼠的脂质代谢及炎症的调节的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引言第9-11页
第一部分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、培养、鉴定和转染第11-20页
   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实验材料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主要试剂和耗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仪器设备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实验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原代GMSCs的分离培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细胞传代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GMSCs的鉴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克隆形成率(CFU-F)分析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成脂诱导分化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成骨诱导分化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 流式细胞术检测GMSCs表面标志物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携带GFP的慢病毒转染GMSCs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 确定最合适的感染复数(Multiplicityofinfection,MOI)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 GMSCs的转染第15-16页
    实验结果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GMSCs形态学观察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克隆形成率分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成脂分化能力鉴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成骨分化能力鉴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流式细胞术检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6 携GFP慢病毒转染GMSCs第18-19页
    讨论第19-20页
第二部分 GMSCs对伴牙周炎的高脂血症小鼠的脂质代谢及炎症的调节第20-37页
   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实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动物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动物饲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试剂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仪器与设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实验方法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伴牙周炎的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制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亚甲蓝染色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GMSCs的收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GMSCs的系统移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炎症因子检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牙槽骨标本处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 循环内固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 外固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3 亚甲蓝染色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4 组织脱矿处理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5 组织的脱水、包埋与切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HE染色过程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免疫组化染色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 RT-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内PPARαmRNA、SREBP-1cmRNA水平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1 Trizol法提取RNA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2 逆转录成cDNA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 统计学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实验结果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伴牙周炎的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建立的观察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动物体重变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脂血症模型建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牙周炎模型建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牙槽骨吸收水平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HE染色结果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 GF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6 血脂水平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7 血清IL-6、IL-10和TNF-α水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8 肝脏PPARαmRNA、SREBP-1cmRNA水平第33-34页
    讨论第34-37页
结论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2页
综述第42-52页
    综述参考文献第48-52页
20例病例汇报第52-119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9-120页
致谢第120-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荧光定量PCR检测龋病相关病原菌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
下一篇:成人安氏Ⅱ~1类拔牙病例上前牙内收前后牙根及牙槽骨变化的CBCT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