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| 第12-16页 |
1.2.1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| 第12-14页 |
1.2.2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分析方法 | 第19-27页 |
2.1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稳定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1.1 静态安全分析 | 第19页 |
2.1.2 静态稳定计算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| 第20-26页 |
2.2.1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| 第21-25页 |
2.2.2 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汉中地区经济发展及电网现状 | 第27-35页 |
3.1 电网现状 | 第27-30页 |
3.1.1 汉中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7页 |
3.1.2 网架结构与变电容量 | 第27-29页 |
3.1.3 总装机容量 | 第29-30页 |
3.2 电力供需及地区负荷情况 | 第30-32页 |
3.3 系统容载比计算 | 第32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基于PSASP的汉中电网模型搭建 | 第35-43页 |
4.1 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| 第35-37页 |
4.2 PSASP软件简介 | 第37-38页 |
4.3 汉中电网的PSASP仿真模型搭建 | 第38-42页 |
4.3.1 基础数据库 | 第38页 |
4.3.2 汉中电网模型搭建及数据录入 | 第38-4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汉中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分析 | 第43-71页 |
5.1 基于PSASP的潮流计算 | 第43-53页 |
5.1.1 冬大运行方式潮流计算 | 第43-45页 |
5.1.2 冬小运行方式潮流计算 | 第45-48页 |
5.1.3 夏大运行方式潮流计算 | 第48-50页 |
5.1.4 夏小运行方式潮流计算 | 第50-53页 |
5.2 N-1 静态安全分析 | 第53-58页 |
5.2.1 汉中东部洋县供电区N-1 计算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2.2 洋县供电区保护问题 | 第57页 |
5.2.3 110k V变压器N-1 安全校验 | 第57-58页 |
5.3 汉中电网区域负荷裕度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3.1 区域负荷裕度判别法 | 第58-59页 |
5.3.2 汉中电网区域负荷裕度的计算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4 汉中电网薄弱节点及薄弱区域的确定 | 第60-64页 |
5.4.1 模态分析方法 | 第60页 |
5.4.2 模态法分析结果及薄弱区域确定 | 第60-64页 |
5.5 汉中电网安全稳定改善措施 | 第64-70页 |
5.5.1 提高区域负荷裕度的措施 | 第64-65页 |
5.5.2 改善洋县供电区电压偏低的措施 | 第65-66页 |
5.5.3 汉中供电区联络线重载及供电可靠性问题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5.4 汉中东部潮流超稳定极限问题 | 第68页 |
5.5.5 改善洋县供电区静态安全问题的措施 | 第68-7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5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展望 | 第72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