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光学论文

基于柱型微腔的法诺共振及其应用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回音壁模式微腔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回音壁模式微腔简介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回音壁模式微腔的发展进程第13-14页
    1.2 表面等离子的研究背景第14-16页
    1.3 Fano共振的理论与发展第16-18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综述第18-21页
第二章 微腔的物理基础第21-35页
    2.1 微腔的基本参数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回音壁模式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品质因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自由光谱范围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模式体积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微腔的耦合理论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耦合模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光纤锥耦合理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棱镜耦合第30-31页
    2.3 微腔模式间的耦合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谐振子耦合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微腔中的强弱耦合效应第32-3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 金属包覆柱形微腔的模式特性及传感应用第35-43页
    3.1 金属包覆微腔中的模式特征方程第35-37页
    3.2 金属包覆微腔中的模式耦合第37-39页
    3.3 WGM-SPPs混合模式的物理特性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WGM-SPPs混合模式的Q值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WGM-SPPs混合模式的传感特性第40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WGM微腔中Fano共振的激发第43-55页
    4.1 微腔中Fano谐振模式的研究进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Fano共振的物理基础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微腔中Fano共振的激发研究第45-46页
    4.2 柱形微腔中Fano谐振模式的激发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柱形微腔中的Fano共振理论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装置及器件的选择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动态Fano共振激发的两种途径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基于微球腔的实验对比第53-5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WGM微腔中Fano共振的应用第55-65页
    5.1 基于Fano谐振的光学滤波器第55-57页
    5.2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设计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光纤激光器的结构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光纤激光器的性能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波长可调的光纤激光器第59-60页
    5.3 基于Fano谐振的传感应用研究第60-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类偏微分方程Neumann边值问题多解的计算方法
下一篇:基于场变换理论的电磁波极化转换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