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工艺美术论文--中国工艺美术论文--陶瓷、漆器论文

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研究与探索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7-19页
第二章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相关概述第19-28页
    2.1 环境陶艺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环境陶艺简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环境陶艺的分类与特点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环境陶瓷材料的性能优势第23-24页
    2.2 互动性设计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互动”的概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互动性”的解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互动设计的作用第25-27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分析第28-35页
    3.1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的要素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人的要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作品的要素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环境的要素第32-33页
    3.2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研究现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创作前的互动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创作中的互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创作后的互动第34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34-35页
第四章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互动新形式第35-49页
    4.1 环境陶艺与技术的关系第35-38页
    4.2 互动技术介入环境陶艺中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互动技术介入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互动技术组成要素第39-40页
    4.3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的新形式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以灯光作为主要媒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以声音作为主要媒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以影像等作为主要媒介第43-45页
    4.4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的新特征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更多的互动参与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更多的感官体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艺术与技术交并第46-48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体验设计方法策略第49-65页
    5.1 体验在环境陶艺互动性设计中的作用第49-50页
    5.2 行为体验在环境陶艺中的互动性设计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互动行为的表现分类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行为体验的设计表现第53-54页
    5.3 感官体验在环境陶艺中的互动性设计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视觉体验互动设计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听觉体验互动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触觉体验互动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5.4 情感体验在环境陶艺中的互动性设计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情感体验的互动层次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情感体验的设计第61-62页
    5.5 思考体验在环境陶艺中的互动性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互动性的思考体验认知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互动性设计的过程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64-65页
第六章 环境陶艺中互动设计创作实践第65-73页
    6.1 问卷调查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设置问卷调查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调查数据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6.2 创作定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空间环境定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用户人群分析第67页
    6.3 实践创作方案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创作思路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草图设计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创作过程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作品效果第71-72页
    6.4 环境陶艺设计作品体验反馈第72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72-73页
结论第73-76页
    1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研究小结第73-74页
    2 环境陶艺中互动性设计未来展望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附录第79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第80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附件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笔花鸟“含蓄美”的营造方式及审美价值研究
下一篇:光和影的交错--探讨水印版画中的对比与协调表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