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光学论文--非线性光学(强光与物质的作用)论文

光孤子相互作用的解析研究与数值模拟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孤子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第10-12页
    1.3 光孤子理论及其发展第12-15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2章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第17-24页
    2.1 介质色散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2.2 介质非线性效应第18-19页
    2.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导出第19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单孤子解析分析与数值模拟第24-40页
    3.1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解析解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可积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Hirota双线性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解析求解第26-28页
    3.2 单孤子解的参数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3.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解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步傅里叶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步傅里叶法精度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称分步傅里叶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方程求解第32-34页
    3.4 单孤子数值模拟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态孤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高阶孤子第35-37页
    3.5 含高阶色散项的高阶单孤子数值模拟第37-3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光孤子相互作用的解析研究第40-53页
    4.1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双孤子解析解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双孤子相互作用的参数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参数 Φ 对双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参数 κ 对双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4.3 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解析解第44-48页
    4.4 双孤子相互作用的渐进性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双孤子弹性相互作用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双孤子非弹性相互作用第51-5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 光孤子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第53-69页
    5.1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微扰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5.2 基态双孤子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初始位置q对双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初始相位 θ 对双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初始强度r对双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5.3 基态三孤子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初始位置差 Δq对三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初始相位差 Δθ 对三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初始强度比 Δr对三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5.4 高阶双孤子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初始位置q对高阶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初始相位 θ 对高阶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6-6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结论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6页
附录第76-83页
致谢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胚胎中lncRNA的预测及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分析
下一篇:DFB半导体激光器线性调频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