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问题的缘起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| 第13-17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| 第13-17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2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概述 | 第19-28页 |
2.1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界定 | 第19-21页 |
2.1.1 道德风险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2 道德风险与伦理学 | 第20-21页 |
2.1.3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含义 | 第21页 |
2.2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主要特征 | 第21-23页 |
2.2.1 人为性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2.2 不确定性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2.3 可变性特征 | 第23页 |
2.2.4 多样性特征 | 第23页 |
2.3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基本类型 | 第23-28页 |
2.3.1 会计环境的道德风险 | 第24页 |
2.3.2 会计职能的道德风险 | 第24-25页 |
2.3.3 会计行为意愿的道德风险 | 第25-26页 |
2.3.4 会计运作系统道德风险 | 第26-28页 |
3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形成的经济伦理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1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形成的经济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1.1 古典经济学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1.2 信息经济学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1.3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形成的伦理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.1 会计人员道德认知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2 会计人员道德情感分析 | 第33页 |
3.2.3 会计人员道德意志分析 | 第33页 |
3.2.4 会计人员道德行为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成因的根源 | 第34-38页 |
3.3.1 功利论的道德风险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2 道义论的道德风险分析 | 第35-38页 |
4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治理原则、机制和路径 | 第38-45页 |
4.1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治理原则 | 第38-40页 |
4.1.1 诚信为本 | 第38-39页 |
4.1.2 义利统一 | 第39页 |
4.1.3 权利制衡 | 第39-40页 |
4.1.4 合作共赢 | 第40页 |
4.2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治理机制 | 第40-42页 |
4.2.1 激励机制:发挥治理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促进作用 | 第41页 |
4.2.2 约束机制:承担治理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保障作用 | 第41-42页 |
4.3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治理路径 | 第42-45页 |
4.3.1 宏观路径: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,完善会计定期考核体系 | 第42-43页 |
4.3.2 经济路径:加大查处打击力度,增加违规成本 | 第43页 |
4.3.3 伦理路径: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氛围,提高道德素质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附录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