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一、书籍阅读的困局 | 第8页 |
二、传统媒介的衰落 | 第8-9页 |
三、新兴科技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四、城市空间的转变 | 第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研究的目的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一、国外户外阅读空间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内户外阅读空间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研究内容,方法与路线 | 第14-17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五节 研究框架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城市阅读空间发展概述 | 第19-29页 |
第一节 定义阅读空间 | 第19页 |
一、阅读空间的定义 | 第19页 |
二、狭义与广义的两种解读 | 第19页 |
第二节 艺术中的阅读活动——溯源阅读空间 | 第19-20页 |
一、公共阅读的萌芽:《雅典学园》 | 第20页 |
二、私密阅读的发生:《圣杰罗姆在他的研读室中》 | 第20页 |
第三节 分类阅读空间——阅读空间的演变 | 第20-26页 |
一、阅读空间的古代形制——藏书楼 | 第22-23页 |
二、传统阅读媒介——公有图书馆 | 第23页 |
三、教育文化空间——校园图书馆 | 第23-24页 |
四、新兴阅读空间——社区图书馆 | 第24-25页 |
五、城市文化坐标——城市书店 | 第25页 |
六、阅读的私密游憩——私人书房 | 第25-26页 |
第四节 城市阅读空间发展现状 | 第26-2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户外阅读空间概念提出及相关辨析 | 第29-37页 |
第一节 户外阅读空间概念来源 | 第29-30页 |
一、文化层面 | 第29页 |
二、景观层面 | 第29-30页 |
三、城市发展层面 | 第30页 |
第二节 户外阅读空间概念提出与辨析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辩证相关——有关户外阅读与图书馆阅读 | 第31-34页 |
一、阅读概念的转变 | 第31页 |
二、文化载体的变更 | 第31-32页 |
三、人书关系的置换 | 第32-33页 |
四、社会职能的叠加 | 第33页 |
五、空间表达的异同 | 第33-3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户外阅读空间景观设计依据 | 第37-51页 |
第一节 前期调研与问题解析 | 第37-40页 |
一、调查方法 | 第37页 |
二、调查对象 | 第37-38页 |
三、调查内容 | 第38页 |
四、结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设计原则的确立 | 第40-44页 |
一、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| 第40-41页 |
二、私密性与公共性的的融合 | 第41-43页 |
三、经济性与环保可持续的共生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格局组织构成 | 第44-47页 |
一、阅读空间 | 第45-46页 |
二、公共空间 | 第46页 |
三、辅助空间 | 第46-47页 |
第四节 空间价值表达 | 第47-50页 |
一、激发活动——社会学价值的体现 | 第47页 |
二、传播观念——生态学价值的表达 | 第47-48页 |
三、重塑审美——美学价值的营造 | 第48-5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户外阅读空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| 第51-71页 |
第一节 设计定位 | 第51-53页 |
一、主旨定位:公共生活新媒介——作为可参与的文化中心 | 第51页 |
二、校园文教空间 | 第51-52页 |
三、公共文化空间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生成策略 | 第53-55页 |
一、原生式生成 | 第53页 |
二、衍生式生成 | 第53-54页 |
三、界入式生成 | 第54-55页 |
第三节 组织模式 | 第55-59页 |
一、内向独立空间 | 第55-56页 |
二、外向交错空间 | 第56页 |
三、空间交错模式解读 | 第56-59页 |
第四节 空间表达 | 第59-69页 |
一、空间建构的手法:多元素空间构成 | 第59-62页 |
二、视觉表现的途径:艺术化形态生成 | 第62-65页 |
三、建构材料的表达:可持续材料的筛选 | 第65-6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户外阅读空间景观设计实践 | 第71-99页 |
第一节 概念梳理 | 第71页 |
第二节 主题确立 | 第71页 |
一、主题的引入 | 第71页 |
二、主题的释义 | 第71页 |
第三节 户外阅读空间景观设计系列一:戏 | 第71-82页 |
一、概念梳理:文学中的戏剧艺术 | 第71-72页 |
二、概念生成:有关手法与语言 | 第72-73页 |
三、设计图解:空间的生成过程 | 第73-79页 |
四、空间呈现:景观空间的表达 | 第79-82页 |
第四节 户外阅读空间景观设计系列二:筑 | 第82-89页 |
一、概念梳理:文学中的小说艺术 | 第82页 |
二、概念生成:有关手法与语言 | 第82-83页 |
三、设计图解:空间的生成过程 | 第83-86页 |
四、空间呈现:景观空间的表达 | 第86-89页 |
第五节 户外阅读空间景观设计系列三:诗 | 第89-97页 |
一、概念梳理:文学中的诗歌艺术 | 第89页 |
二、概念生成:有关手法与语言 | 第89-90页 |
三、设计图解:空间的生成过程 | 第90-97页 |
第六节 设计小结 | 第97-9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结论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