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从八桂大地中走来的“时代孤儿” | 第10-17页 |
(一) 东西生平简介 | 第10-11页 |
(二) 独特的桂西北地域环境对东西创作的影响 | 第11-14页 |
1. 南方巫气与八桂大地独特地域文化 | 第11-12页 |
2. “百越境界”、“88 新反思”与文学新桂军的崛起 | 第12-14页 |
(三) 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| 第14-17页 |
1. 童年的苦难记忆与悲剧意识 | 第14-15页 |
2. 文学的阅读与对南方的逐步认同 | 第15页 |
3. 生活环境的变化与乡村、城市题材的转换 | 第15-17页 |
二、人情之美、关注生命的叙事伦理 | 第17-26页 |
(一) 叙事伦理的缘起 | 第17-19页 |
(二) 生存状态的叙事 | 第19-23页 |
1. 自然环境的叙事 | 第19-22页 |
2. 社会环境的叙事 | 第22-23页 |
(三) “直问本心”的灵魂叙事 | 第23-26页 |
1. “失父寻父”状态下的精神追求 | 第23-24页 |
2. “失语”状态下精神匮乏 | 第24页 |
3. 现代人的综合病症 | 第24-26页 |
三、“嬉笑的悲剧论者”——东西小说叙事伦理的具体体现 | 第26-32页 |
(一) 对荒诞的热衷 | 第26-28页 |
1. 间离现实的情节结构 | 第26-27页 |
2. 不近情理的人物形象 | 第27-28页 |
(二) 对幽默的青睐 | 第28-32页 |
1. 政治术语世俗化 | 第29-30页 |
2. 名句戏仿化 | 第30页 |
3. 叙事话语的狂欢化 | 第30-32页 |
四、东西小说的叙事伦理对当代中国小说的启示 | 第32-36页 |
(一) 人情之美,生命叙事——创设文学新道德 | 第32页 |
(二) 有意味的叙述结构——探求新奇的野路子 | 第32-34页 |
(三) 社会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成功嫁接 | 第34页 |
(四) 全球化的冲击与本土化的坚守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6页 |
后记 | 第46-47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