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一、石钟山独特的军旅题材小说创作原因 | 第10-13页 |
(一) 创作的时代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 个人成因——石钟山长期的部队生活经历 | 第11-13页 |
二、迎合“主旋律”的创作——石钟山军旅题材作品中革命精神的体现 | 第13-18页 |
(一) 革命者在战争时期对于战争的狂热态度 | 第13-14页 |
(二) 军人在战后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及自身价值的追寻 | 第14-15页 |
(三) 出生在和平年代的转型期军人对革命精神的诠释 | 第15-18页 |
三、影视对于文学的巨大渗透——透过《激情》热透视石钟山现象成因 | 第18-34页 |
(一) 背景分析——石钟山现象受众心理分析 | 第18-22页 |
1. 大众接受的普遍心理——“猎奇”心理 | 第18-20页 |
2. 迎合不同年龄层大众的心理 | 第20-22页 |
(二) 文本分析——大众化的叙事策略 | 第22-34页 |
1. 性格鲜明的平民化人物形象 | 第22-26页 |
2.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| 第26-29页 |
3. 独具特色的语言 | 第29-30页 |
4. 传统叙事模式的全新演绎 | 第30-34页 |
四、石钟山军旅题材小说创作的价值及反思 | 第34-40页 |
(一) 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同构 | 第34-38页 |
(二) 反思及批评 | 第38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后记 | 第44-45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