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下电缆通道的无线传感与安全状态评估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安全监测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无线传感监测系统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6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无线传感网的理论研究 | 第16-19页 |
2.2.1 无线传感网特点 | 第16-18页 |
2.2.2 无线传感网体系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2.3 无线传感网节点结构 | 第19页 |
2.3 地下电缆通道的安全监测对象 | 第19-21页 |
2.4 地下电缆通道的安全监测传感节点 | 第21-30页 |
2.4.1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原理 | 第21-24页 |
2.4.2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传感结构 | 第24-26页 |
2.4.3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通信时序 | 第26-29页 |
2.4.4 智能离子烟雾传感器参数 | 第29-30页 |
2.5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| 第30-32页 |
2.5.1 通信基站 | 第30-31页 |
2.5.2 通信网关 | 第31-3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地下电缆通道的无线传感监测系统 | 第34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地下电缆通道无线传感监测系统设计 | 第34-44页 |
3.2.1 传感网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4-37页 |
3.2.2 系统用例设计 | 第37-42页 |
3.2.3 无线通信信道的建立及协议解析 | 第42-44页 |
3.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布设 | 第44-49页 |
3.3.1 监测网络拓扑 | 第44-46页 |
3.3.2 智能传感器的布设 | 第46-48页 |
3.3.3 无线通信设备的布设 | 第48-49页 |
3.4 传感网系统平台的运行与调试 | 第49-5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安全状态评估 | 第54-68页 |
4.1 引言 | 第54页 |
4.2 BP神经网络算法的理论基础 | 第54-58页 |
4.2.1 BP神经网络概述 | 第54-55页 |
4.2.2 BP学习算法 | 第55-58页 |
4.3 电缆沟安全状态划分依据 | 第58页 |
4.4 样本特征值的选取 | 第58-60页 |
4.5 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实现与优化 | 第60-65页 |
4.6 监测数据安全状态评估 | 第65-67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5.1 工作总结 | 第68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科研成果 | 第76-77页 |
授予学历硕士人员登记表 | 第77-78页 |
附件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