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奈曼旗农牧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2.现实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三)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(四)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(五)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17-18页 |
1.论文创新点 | 第17页 |
2.论文不足处 | 第17-18页 |
一、奈曼旗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情况简述 | 第18-22页 |
(一)奈曼旗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8-19页 |
1.地理位置 | 第18-19页 |
2.自然资源 | 第19页 |
(二)奈曼旗社会人文概况 | 第19-22页 |
1.文化历史概述 | 第19页 |
2.经济社会概述 | 第19-22页 |
二、奈曼旗农牧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22-32页 |
(一)农牧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性较低 | 第22-25页 |
1.农牧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| 第22-23页 |
2.农牧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淡薄 | 第23-25页 |
(二)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管理 | 第25-26页 |
1.缺少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格局 | 第25页 |
2.缺少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| 第25-26页 |
(三)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固化缺乏创新 | 第26-27页 |
1.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片面化 | 第26页 |
2.思想政治教育重形式功效性差 | 第26-27页 |
(四)地区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| 第27-32页 |
1.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得到彻底根除 | 第27-28页 |
2.习俗宗教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 | 第28-29页 |
3.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| 第29-32页 |
三、奈曼旗农牧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2-38页 |
(一)农牧民整体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 | 第32-33页 |
1.农牧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| 第32-33页 |
2.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够高 | 第33页 |
(二)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配套机制不健全 | 第33-34页 |
1.领导机制不健全 | 第33-34页 |
2.管理机制不健全 | 第34页 |
3.激励机制不健全 | 第34页 |
(三)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知不足 | 第34-37页 |
1.党员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片面 | 第34-36页 |
2.基层的党员干部综合能力相对不足 | 第36-37页 |
(四)教育工作者未树立正确民族习俗宗教观 | 第37-38页 |
1.未充分挖掘利用宗教的内在积极因素 | 第37页 |
2.各民族和谐民族习俗文化融合度不高 | 第37-38页 |
四.加强奈曼旗农牧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| 第38-46页 |
(一)强化综合教育,提高参与意识 | 第38-39页 |
1.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 | 第38页 |
2.积极抓好群众文体教育 | 第38页 |
3.发展农牧区的职业教育 | 第38-39页 |
(二)健全长效机制,强化考核运用 | 第39-41页 |
1.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度 | 第39页 |
2.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制度 | 第39-40页 |
3.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制度 | 第40-41页 |
(三)优化干部结构,提高理论素养 | 第41-42页 |
1.优化农牧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 | 第41-42页 |
2.提高农牧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素质 | 第42页 |
(四)创新教育载体,营造良好环境 | 第42-46页 |
1.创新农牧民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 | 第42-43页 |
2.拓宽农牧民接受党的教育途径 | 第43页 |
3.建立农牧民活动资金扶持体制 | 第43页 |
4.加大农牧民生产生活资金投入 | 第43-46页 |
五、结束语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1.专著类 | 第48页 |
2.期刊论文类 | 第48-50页 |
3.学位论文类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