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3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3 文献简评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0-27页 |
2.1 核电站建设及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1.1 核电站建设模式概述 | 第20页 |
2.1.2 核电站建设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2 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2.2.1 核伦理 | 第21-22页 |
2.2.2 博弈论 | 第22-23页 |
2.2.3 和谐社会与社会治理创新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3 实现核电站与周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| 第25-27页 |
2.3.1 有利于实现持久的核安全 | 第25页 |
2.3.2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| 第25页 |
2.3.3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A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| 第27-47页 |
3.1 A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| 第27-30页 |
3.1.1 行政区划 | 第27页 |
3.1.2 产业分布及发展概况 | 第27页 |
3.1.3 国内生产总值(GDP) | 第27-28页 |
3.1.4 地方财政收入 | 第28-29页 |
3.1.5 社情 | 第29-30页 |
3.2 A核电站与A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| 第30-31页 |
3.2.1 经济和生态效益方面 | 第30页 |
3.2.2 劳动就业及和谐社区创建 | 第30-31页 |
3.3 A核电站与A地区政府及周边居民的博弈分析 | 第31-35页 |
3.3.1 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3.2 博弈结论及建议措施 | 第34-35页 |
3.4 A核电站与A地区经济社会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5-41页 |
3.4.1 核伦理问题 | 第35-36页 |
3.4.2 多头监管致使核安全立法迟缓 | 第36-37页 |
3.4.3 核安全认识存在局限 | 第37-38页 |
3.4.4 协调发展战略管理及规划不足 | 第38页 |
3.4.5 核电配套产业不协调 | 第38-39页 |
3.4.6 核电站对周边存在部分不良影响 | 第39页 |
3.4.7 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存在问题 | 第39-41页 |
3.5 案例研究:2007~2014年A核电站周边群体性事件分析 | 第41-47页 |
3.5.1 2007~2014年A核电站周边群体性事件统计 | 第41-42页 |
3.5.2 事件特点及原因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5.3 典型事件及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5.4 案例研究总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国内外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| 第47-52页 |
4.1 发达国家实现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验 | 第47-49页 |
4.1.1 美国的经验 | 第47页 |
4.1.2 法国的经验 | 第47-48页 |
4.1.3 日本的反馈 | 第48页 |
4.1.4 俄罗斯的反馈 | 第48-49页 |
4.2 国内其他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 | 第49-50页 |
4.2.1 浙江某核电基地的经验 | 第49页 |
4.2.2 广东某核电基地的经验 | 第49-50页 |
4.2.3 辽宁某核电站的经验 | 第50页 |
4.3 借鉴与启示 | 第50-52页 |
4.3.1 政府对核电发展的总体规划战略 | 第50-51页 |
4.3.2 建立完善的核电法律法规体系 | 第51页 |
4.3.3 统筹核电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| 第51页 |
4.3.4 实现核电站与周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实现核电站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52-55页 |
5.1 加快推进核安全立法明确各方权责 | 第52页 |
5.2 建立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实现长久发展 | 第52-53页 |
5.3 统筹核电及相关产业链提速周边经济 | 第53页 |
5.4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促进健康发展 | 第53页 |
5.5 创建新型“1+1+1>3”的核电站与周边地区和谐的经济社会关系 | 第53-5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6-58页 |
6.2.1 本文研究的不足 | 第56页 |
6.2.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