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--自动控制理论论文

不确定混杂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设计

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5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插图索引第14-15页
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5-1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3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6-18页
    1.2 混杂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模型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脉冲混杂系统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切换混杂系统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随机混杂系统第2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输入状态稳定(ISS)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控制李亚普诺夫函数( CLF )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反步(backstepping)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自适应控制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1.5 数学基础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混杂系统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线性矩阵不等式( LMI 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微分包含第29-31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主要工作概述第31-34页
第二章 混杂系统ISS稳定分析第34-5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2.2 脉冲系统ISS稳定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预备知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结果第35-39页
    2.3 混杂系统ISS稳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预备知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主要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 2.4 时滞混杂系统ISS稳定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预备知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主要结果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仿真例子第45-48页
    2.5 结论第48-50页
第三章 混杂系统镇定设计第50-7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3.2 级联切换系统镇定控制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引言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预备知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主要结果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举例第59-61页
    3.3 脉冲系统镇定控制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主要结果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举例第65-67页
    3.4 切换系统镇定设计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问题描述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主要结果第67-70页
    3.5 结论第70-72页
第四章 时滞混杂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镇定第72-9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2页
    4.2 时滞脉冲系统鲁棒控制第72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预备知识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结果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仿真例子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小结第82-85页
    4.3 随机时滞脉冲系统稳定性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预备知识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主要结果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举例第90页
    4.4 时滞切换系统的镇定设计第90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预备知识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主要结果第92-96页
    4.5 结论第96-98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8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12页
致谢第112-114页
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策略与社会资本:一个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视角
下一篇:考虑时/空连续性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其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