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 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6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 
| 1.2 叶面积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13-16页 | 
| 1.2.1 林分密度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 
| 1.2.2 林龄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14页 | 
| 1.2.3 坡向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 
| 1.2.4 健康状况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 
| 1.3 叶面积指数的时间动态变化 | 第16-17页 | 
| 1.4 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 | 第17页 | 
| 1.5 遥感方法反演叶面积指数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 
| 1.5.1 利用光谱信息反演叶面积指数 | 第17-19页 | 
| 1.5.2 利用空间信息反演叶面积指数 | 第19-20页 | 
| 1.5.3 利用半经验模型和生物物理模型反演叶面积指数 | 第20-21页 | 
| 1.6 空间纹理特征 | 第21-25页 | 
| 1.6.1 纹理的定义 | 第21页 | 
| 1.6.2 纹理的计算方法 | 第21-22页 | 
| 1.6.3 纹理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 
| 1.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5-26页 | 
| 第二章 研究区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6-29页 | 
| 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26-27页 | 
| 2.1.1 地理位置 | 第26页 | 
| 2.1.2 植被特征 | 第26页 | 
| 2.1.3 气候条件 | 第26页 | 
| 2.1.4 土壤特征 | 第26-27页 | 
| 2.2 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 
| 2.2.1 健康状况对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27页 | 
| 2.2.2 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时间动态变化 | 第27页 | 
| 2.2.3 基于Quickbird影像光谱信息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27页 | 
| 2.2.4 基于Quickbird影像纹理信息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27-28页 | 
| 2.2.5 基于Quickbird影像光谱-纹理信息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28页 | 
| 2.3 技术路线 | 第28-29页 | 
| 第三章 健康状况对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29-35页 | 
| 3.1 研究方法 | 第29-31页 | 
| 3.1.1 林分调查与健康评价 | 第29-30页 | 
| 3.1.2 叶面积指数测定 | 第30-31页 | 
| 3.1.3 统计分析 | 第31页 | 
| 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 
| 3.2.1 不同健康状况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时间动态变化 | 第31-32页 | 
| 3.2.2 健康状况对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32页 | 
| 3.3 小结与讨论 | 第32-35页 | 
| 第四章 刺槐林叶面积指数时间动态变化及其模型的建立 | 第35-47页 | 
| 4.1 研究方法 | 第35-38页 | 
| 4.1.1 林分样地布设 | 第35-36页 | 
| 4.1.2 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 
| 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5页 | 
| 4.2.1 林龄、坡向与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关系的动态变化 | 第38-39页 | 
| 4.2.2 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拟 | 第39-45页 | 
| 4.3 小结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 
| 第五章 基于Quickbird影像光谱信息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47-61页 | 
| 5.1 研究方法 | 第47-53页 | 
| 5.1.1 样地设置及林分叶面积指数测定 | 第47页 | 
| 5.1.2 数据源 | 第47-48页 | 
| 5.1.3 影像数据处理 | 第48-50页 | 
| 5.1.4 植被指数提取 | 第50-53页 | 
| 5.1.5 统计分析 | 第53页 | 
| 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9页 | 
| 5.2.1 基于Quickbird波段信息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53-55页 | 
| 5.2.2 基于Quickbird影像植被指数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55-59页 | 
| 5.3 小结与讨论 | 第59-61页 | 
| 第六章 基于Quickbird影像纹理指数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61-72页 | 
| 6.1 研究方法 | 第61-64页 | 
| 6.1.1 样地布设及林分LAI测定 | 第61页 | 
| 6.1.2 影像数据处理 | 第61页 | 
| 6.1.3 纹理参数提取 | 第61-64页 | 
| 6.1.4 统计分析 | 第64页 | 
| 6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4-71页 | 
| 6.2.1 纹理指数与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| 第64-67页 | 
| 6.2.2 纹理指数与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| 第67-71页 | 
| 6.3 小结与讨论 | 第71-72页 | 
| 第七章 基于Quickbird影像光谱-纹理的刺槐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| 第72-88页 | 
| 7.1 研究方法 | 第72页 | 
| 7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2-87页 | 
| 7.2.1 光谱-纹理与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线性回归模型 | 第72-74页 | 
| 7.2.2 光谱-纹理与刺槐林叶面积指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| 第74-87页 | 
| 7.3 小结与讨论 | 第87-88页 | 
|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88-90页 | 
| 8.1 主要结论 | 第88-89页 | 
| 8.2 创新点 | 第89页 | 
| 8.3 展望 | 第89-90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90-106页 | 
| 附录 | 第106-109页 | 
| 致谢 | 第109-110页 | 
| 作者简介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