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廊固凹陷中北部资源潜力分析和油气源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前言第9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-14页
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4-22页
    2.1 区域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古构造演化特征第15-19页
    2.3 地层特征第19-22页
第三章 烃源岩发育特征第22-39页
    3.1 重点层位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沙四中下段烃源岩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沙四上段烃源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沙三下段烃源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沙三中段烃源岩第25-26页
    3.2 重点层位烃源岩平面展布特征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沙四中下段烃源岩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沙四上段烃源岩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沙三下段烃源岩平面展布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沙三中段烃源岩平面展布特征第30-32页
    3.3 重点地区烃源岩有机相发育特征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桐南地区烃源岩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河西务地区烃源岩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柳泉-曹家务地区烃源岩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固安地区烃源岩第34-38页
    3.4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第38-39页
第四章 油气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第39-53页
    4.1 原油特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原油物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原油成熟度第39-40页
    4.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第40-49页
    4.3 天然气特征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油藏伴生气、高成熟凝析气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浅层生物改造气第51-53页
第五章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第53-58页
    5.1 油气成藏模拟计算资源量第53-55页
    5.2 油气资源系列第55-58页
结论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3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区域选择合成多糖类衍生物手性固定相及色谱分离
下一篇:陈家庄油田陈163区块地质综合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