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绿色建筑市场激励机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绿色建筑的能源效率研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绿色建筑相关研究分析第15-17页
    1.4 委托-代理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委托代理关系的实现的条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第18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19-21页
第二章 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分析第21-29页
    2.1 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激励政策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我国绿色建筑政策工具第23-24页
    2.3 绿色建筑市场财政补贴政策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投资补贴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用户补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绿色建筑财政补贴政策作用机理与效果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2.4 绿色建筑市场税收政策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绿色建筑市场税收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绿色建筑市场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第28-29页
第三章 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的经济意义第29-35页
    3.1 绿色建筑的外部性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3.2 绿色建筑市场的市场失灵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3 绿色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绿色建筑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绿色建筑监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绿色建筑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分析第33页
    3.4 绿色建筑市场的委托代理问题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绿色建筑市场的利益冲突与信息不对称性第33-35页
第四章 绿色建筑市场激励机制研究第35-41页
    4.1 绿色建筑市场相关主体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激励机制模型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激励机制模型基本假设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符号解释与博弈矩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政府与开发商博弈的均衡状态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政府与开发商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讨论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政策建议第38-39页
    4.3 绿色建筑市场上委托-代理关系第39-41页
第五章 绿色建筑市场补贴机制模型以及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 5.1 最优化补贴问题的描述以及基本假设第41-43页
    5.2 模型的建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对称性信息下的模型第44页
    5.3 模型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5.4 算例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5.5 政策建议第48-50页
第六章 结论及进一步工作展望第50-51页
    6.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第50页
    6.2 论文进一步工作展望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6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6-57页
附录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持性商业地产的设计开发及运营研究
下一篇:不同加固方式对深基坑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