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页 |
Inhaltsangabe | 第5-8页 |
1 导言 | 第8-26页 |
1.1 概述 | 第8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0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7-18页 |
1.3 谢林思想的两大影响来源 | 第18-26页 |
1.3.1 神秘主义 | 第19-22页 |
1.3.2 理性主义 | 第22-26页 |
2 神话作为奠基性元素的发现——“神话故事论文” | 第26-47页 |
2.1 “论文”及其中的“神话”概念 | 第26-28页 |
2.2 神话的批判性区分 | 第28-40页 |
2.2.1 神话故事 | 第29-33页 |
2.2.2 神话哲学 | 第33-40页 |
2.3 神话的两种形态:哲学神话和历史神话 | 第40-42页 |
2.4 神话故事论文小结 | 第42-47页 |
2.4.1 理性维度解释神话的开始 | 第42-44页 |
2.4.2 神话的奠基性表现 | 第44-47页 |
3 神话的发展 | 第47-63页 |
3.1 神话与哲学对象之综合的尝试——《先验观念论体系》 | 第47-54页 |
3.1.1 哲学发展过程 | 第47-49页 |
3.1.2 神话的综合 | 第49-54页 |
3.2 神话为艺术奠基之系统实现——《艺术哲学》 | 第54-63页 |
3.2.1 艺术的形态及其进程 | 第55-59页 |
3.2.2 艺术中的神话的表现——神话作为艺术的质料 | 第59-63页 |
4 结论 | 第63-68页 |
4.1 谢林前期神话思想的总特征 | 第63-65页 |
4.1.1 神话的奠基性 | 第63-64页 |
4.1.2 理性维度向神秘维度的过渡 | 第64-65页 |
4.2 评价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3页 |
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