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3页 |
1.2.1 横列式直升机发展历史 | 第17-19页 |
1.2.2 旋翼动力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1.2.3 旋翼尾迹模型 | 第21-22页 |
1.2.4 旋翼振动载荷预估的一般方法及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7页 |
第二章 无周期变距旋翼动力学建模 | 第27-65页 |
2.1 引言 | 第27页 |
2.2 坐标系 | 第27-32页 |
2.2.1 桨毂坐标系与旋转坐标系转换 | 第27-28页 |
2.2.2 旋转坐标系与桨叶变形前坐标系的转换 | 第28-29页 |
2.2.3 桨叶变形前后坐标系的转换 | 第29-31页 |
2.2.4 无量纲化和阶次处理 | 第31-32页 |
2.3 旋翼结构模型 | 第32-41页 |
2.3.1 旋翼桨叶的Hamilton运动方程 | 第32-33页 |
2.3.2 应变能 | 第33-36页 |
2.3.3 动能 | 第36-39页 |
2.3.4 外力虚功 | 第39-41页 |
2.4 气动力计算模型 | 第41-48页 |
2.4.1 准定常气动力模型 | 第42-47页 |
2.4.2 桨盘入流计算模型 | 第47-48页 |
2.5 旋翼桨叶有限元模型 | 第48-58页 |
2.5.1 空间有限元法 | 第48-50页 |
2.5.2 桨叶结构单元矩阵和力向量 | 第50-53页 |
2.5.3 气动力矩阵和力向量 | 第53-58页 |
2.6 桨叶结构模型验证 | 第58-65页 |
2.6.1 模型桨叶1固有特性计算验证 | 第58-59页 |
2.6.2 模型桨叶2的旋转固有特性计算验证 | 第59-61页 |
2.6.3 SA349/2 桨叶旋转固有特性计算验证 | 第61-65页 |
第三章 旋翼振动载荷算例验证 | 第65-86页 |
3.1 引言 | 第65-67页 |
3.2 桨叶动响应计算的模态法和数值积分法 | 第67-70页 |
3.2.1 模态法 | 第67-69页 |
3.2.2 数值积分法 | 第69-70页 |
3.3 桨叶剖面振动载荷计算方法 | 第70-73页 |
3.4 旋翼对机体激振力的传递 | 第73-76页 |
3.4.1 旋翼桨毂的谐波载荷 | 第73-76页 |
3.5 桨叶动响应与振动载荷计算的验证 | 第76-86页 |
3.5.1 Bo105动响应算例验证 | 第76-78页 |
3.5.2 SA349/2 桨叶剖面振动载荷算例验证 | 第78-80页 |
3.5.3 模型桨叶3桨毂载荷算例验证 | 第80-86页 |
第四章 悬停及前飞状态下旋翼振动载荷分析 | 第86-105页 |
4.1 桨叶固有特性计算 | 第86-87页 |
4.2 悬停状态下旋翼振动载荷分析 | 第87-91页 |
4.3 前飞状态1下旋翼振动载荷分析 | 第91-97页 |
4.4 前飞状态2下旋翼振动载荷分析 | 第97-102页 |
4.5 小结 | 第102-10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5-107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105页 |
5.2 研究工作展望 | 第105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