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制糖工业论文--各种糖的生产论文--木糖醇论文

木糖醇/薄荷醇共结晶体的可控制备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前言第9-18页
    1.1 共结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共结晶定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共结晶产品的制备方法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形成共结晶的条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影响共结晶的因素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木糖醇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木糖醇的理化性质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木糖醇的生理学特性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木糖醇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薄荷醇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薄荷醇的结构和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薄荷醇的来源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薄荷醇的功能与应用第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6-18页
第二章 木糖醇的溶解度及相关性质的研究第18-42页
    2.1 文献综述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固液相平衡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溶解度和过饱和度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诱导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初级成核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及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溶解度第26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溶解热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诱导期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初级成核速率第39-4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木糖醇/薄荷醇共结晶工艺的研究第42-58页
    3.1 实验研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剂、药品及仪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包合率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水分活度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吸湿性第47-48页
    3.3 响应面分析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响应面分析概述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方案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单因素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因素间相互影响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共结晶工艺条件的确定第56-5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四章 共结晶体的结构及共结晶机理分析第58-70页
    4.1 实验研究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共结晶体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共结晶体的分析表征第58-59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59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水分活度和吸湿性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热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XRD 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SEM 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IR 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机理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木糖醇/薄荷醇共结晶体的热动力学分析第70-84页
    5.1 热分析动力学概论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第72-75页
    5.2 实验研究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药品与试剂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操作条件第75页
    5.3 结果分析第75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共结晶体的热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共结晶体的热动力学分析第76-8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2-84页
第六章 结论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1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1-93页
致谢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细通道内碳氢燃料传热与裂解过程的实验研究与CFD模拟
下一篇:改性对埃洛石纳米管脱硫性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