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1 引言 | 第14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2.1 重大错报风险相关文献 | 第15-16页 |
1.2.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相关文献 | 第16-17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 本文的框架 | 第18-21页 |
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理论概述 | 第21-30页 |
2.1 重大错报风险界定 | 第21-24页 |
2.1.1 重大错报风险定义 | 第21页 |
2.1.2 重大错报风险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1.3 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2-24页 |
2.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内涵 | 第24-25页 |
2.2.1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概念 | 第24页 |
2.2.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目标及作用 | 第24-25页 |
2.2.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层次 | 第25页 |
2.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程序 | 第25-28页 |
2.3.1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| 第25-27页 |
2.3.2 初步分析性复核 | 第27页 |
2.3.3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| 第27-28页 |
2.4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4.1 询问 | 第28页 |
2.4.2 观察和检查 | 第28-29页 |
2.4.3 实施分析程序 | 第29-30页 |
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案例介绍 | 第30-38页 |
3.1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| 第30-31页 |
3.1.1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| 第30页 |
3.1.2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执业队伍 | 第30页 |
3.1.3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战略规划 | 第30-31页 |
3.2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的风险评估过程 | 第31-34页 |
3.2.1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目标及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2.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程序 | 第32-33页 |
3.2.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3 风险评估中了解的九好集团信息 | 第34-38页 |
3.3.1 九好集团简介 | 第34页 |
3.3.2 九好集团经营模式 | 第34-36页 |
3.3.3 九好集团财务信息 | 第36-38页 |
4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8-51页 |
4.1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1页 |
4.1.1 对风险评估重视不足 | 第38-40页 |
4.1.2 风险评估内容不完整 | 第40-41页 |
4.1.3 风险评估分析不到位 | 第41页 |
4.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1-51页 |
4.2.1 审计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| 第42-44页 |
4.2.2 风险评估基础比较薄弱 | 第44-45页 |
4.2.3 未对评估信息进行加工 | 第45-51页 |
5 防范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| 第51-59页 |
5.1 树立风险导向审计观念 | 第51-53页 |
5.1.1 推动审计重心前移 | 第51-52页 |
5.1.2 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| 第52页 |
5.1.3 提高风险审计认识 | 第52-53页 |
5.2 夯实风险评估基础条件 | 第53-55页 |
5.2.1 搭建信息数据系统 | 第53-54页 |
5.2.2 提升审计执业水平 | 第54页 |
5.2.3 开发辅助审计工具 | 第54-55页 |
5.3 明确风险评估信息分析思路 | 第55-59页 |
5.3.1 以战略分析技术为基础 | 第56-57页 |
5.3.2 以经营风险评估为导向 | 第57-58页 |
5.3.3 以分析复核程序为中心 | 第58-59页 |
6 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