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水产业论文

我国海水养殖污染问题与其治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一、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8-9页
    二、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三、 相关文献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现状、发展动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及建议第12-13页
    四、 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或研究步骤、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技术路线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研究步骤、实施方案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可行性分析第14-15页
第一章 概念和特征第15-19页
    一、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、分类与特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海水养殖与海水养殖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海水养殖的分类及主要对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海水养殖业的特性第16页
    二、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、特征与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多中心理论产生的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多中心理论的内涵第17-18页
    三、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海洋污染中的应用第18-19页
第二章 我国海水养殖污染现状与污染类型第19-25页
    一、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历程、现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海水养殖产量和面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我国海水养殖业特色第19页
    二、 海水养殖污染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海水养殖污染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我国海水养殖污染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三、 我国海水养殖污染的主要类型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海水养殖外部污染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生物污染第24页
    四、 海水养殖业污染防治的迫切性第24-25页
第三章 我国海水养殖污染的原因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一、 政府方面的原因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政府职能缺失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作困难第26-27页
    二、 政策方面的原因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渔民合作组织法律地位空缺,组织权利不足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渔政执法和监管权责不清第27-28页
    三、 国民海洋环境意识方面的原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公众环保意识不强、参与的形式单一、参与范围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渔民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淡化第29页
    四、 其他方面的原因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排污企业缺乏企业自律、社会责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海洋环境 NGOS 力量弱小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各治理主体缺乏互动和协作,未形成合力第30-31页
第四章 借鉴国内外海水养殖污染治理的经验第31-37页
    一、 国外海水养殖污染的治理经验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加拿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美国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日本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韩国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菲律宾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亚太国家水产养殖 BMPS 的经验第34-35页
    二、 国内海水养殖治理经验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福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广西北部湾第36-37页
第五章 我国海水养殖污染治理的防治与对策第37-48页
    一、 我国海水养殖污染治理的多元参与模式构建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海水养殖多元主体参与的原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功能第38-42页
    二、 多元参与的海水养殖污染治理的实现途径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多中心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制度供给体系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多元主体参与的纵向保障机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多中心的环境冲突解决机制第47-48页
结论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个人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校企合作工程师培养中的企业角色研究
下一篇:低碳源城镇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改造与调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