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--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

石墨烯/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、结构与性能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缩写词及符号第9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48页
    1.1 石墨烯概述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石墨烯的结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石墨烯的制备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微机械剥离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3 外延生长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4 化学合成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5 氧化-还原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石墨烯的性能与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1.2 氧化石墨烯概述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Hummers 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Brodie 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Staudenmaier 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氧化石墨烯的性能与应用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氧化石墨烯的性能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氧化石墨烯的应用第23-25页
    1.3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有还原剂存在的还原体系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肼类物质还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NaBH4还原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3 Vc 还原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4 光还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热溶液还原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微波还原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电化学还原第29页
    1.4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石墨烯-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1 溶液共混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 熔融共混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3 原位聚合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石墨烯-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1 力学性能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2 电学性能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3 热学性能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 导热性能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5 吸波性能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6 介电性能第36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6-3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9-48页
第二章 溶液共混法制备 EVM/GO 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第48-5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原料与试剂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样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EVM/GO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原子力显微镜(AFM)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4 X 射线衍射(XRD)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5 力学性能测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6 热重分析(TGA)第5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X 射线衍射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力学性能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热重分析第5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7-59页
第三章 溶液共混法制备 FKM/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第59-7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9-60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原料与试剂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样制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氟橡胶/氧化石墨烯(还原氧化石墨烯)母料的制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氟橡胶/氧化石墨烯(还原氧化石墨烯)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(UV-Vis)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5 X 射线衍射(XRD)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6 力学性能测试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7 导热性能测试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8 介电性能测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9 吸波性能测试第63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紫外-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石墨烯在氟橡胶中的分散性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X 射线衍射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微观形貌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力学性能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导热性能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介电性能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吸波性能第7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3-75页
第四章 熔融共混法制备 PA6/GO/PS 共混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第75-8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5-76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料与试剂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试样制备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聚苯乙烯/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尼龙 6/氧化石墨烯/聚苯乙烯共混材料的制备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(DMA)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3 接触角测试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4 力学性能测试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(DSC)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6 热重分析(TGA)第7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77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共混物的微观形貌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GO 的增容原理研究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共混物的热学性能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5.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5.2 热稳定性第85-8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7-89页
第五章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 GO/P(St-co-BMA)共聚物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第89-104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9-90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原料与试剂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样制备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1 GO/P(St-co-BMA)的制备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2.2 rGO/P(St-co-BMA)的制备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2 核磁共振波谱(NMR)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3 凝胶渗透色谱(GPC)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5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6 粒径分析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7 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(UV-Vis)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8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(DSC)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9 热重分析(TGA)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10 力学性能测试第92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92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共聚物基础结构的表征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2 核磁共振波谱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3 凝胶渗透色谱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共聚物微观形貌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3 粒径分析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热力学性能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2 热重分析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力学性能第100-10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1-10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3-104页
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04-106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104-105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105-106页
致谢第106-10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海深水导管架复合式深吃水半潜平台水动力及涡激运动(VIM)特性研究
下一篇:室内伪卫星实时定位技术及其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