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一、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二、相关概念的厘清 | 第10-18页 |
第一章 宋元神怪类小说话本的故事源流 | 第18-32页 |
第一节 灵怪类 | 第18-27页 |
一、《西湖三塔记》故事的源流和发展 | 第18-20页 |
二、《洛阳三怪记》与《崔衙内白鹞招妖》 | 第20-21页 |
三、《陈巡检梅岭失妻记》与《皂角林大王假行》 | 第21-24页 |
四、《计押番金鳗产祸》与《郑节使立功神臂弓》 | 第24-25页 |
五、《小水湾天狐贻书》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神仙类 | 第27-32页 |
一、《福禄寿三星度世》与《一窟鬼癞道人除怪》 | 第27-28页 |
二、《蓝桥记》与《董永遇仙传》 | 第28-29页 |
三、《张古老种瓜娶文女》 | 第29-32页 |
第二章 宋元神怪类小说话本的内容与形式特点 | 第32-43页 |
第一节 神怪形象二分化与劝惩作用 | 第32-37页 |
一、神怪形象二分化 | 第32-34页 |
二、故事的劝惩作用 | 第34-37页 |
第二节 叙事模式的单一与主题的缺失 | 第37-40页 |
一、叙事模式的单一 | 第37-38页 |
二、主题的缺失 | 第38-40页 |
第三节 说话形式与题材性质对内容的制约 | 第40-43页 |
一、说话形式对内容的制约 | 第40-41页 |
二、题材性质对内容的制约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从母题看宋元神怪类小说话本的演变及文化观照 | 第43-61页 |
第一节 从相恋母题看宋元神怪类小说话本的衰变 | 第43-51页 |
一、从人妖、人鬼相恋母题的演进看宋元灵怪类小说的衰变 | 第43-47页 |
二、人仙相恋母题的发展 | 第47-51页 |
第二节 从升仙、果报母题看佛道对神怪小说的影响 | 第51-61页 |
一、历劫升仙母题与道教对神怪类小说话本的影响 | 第51-57页 |
二、果报母题与佛教对神怪类小说话本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附录 | 第66-71页 |
附录一 现存宋元小说话本一览表 | 第66-69页 |
附录二 现存神怪类小说话本一览表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