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概述 | 第12-16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8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4.1 文献分析法 | 第20-21页 |
1.4.2 实地调查法 | 第21页 |
1.4.3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| 第21-22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2-24页 |
2.1.1 民族社区 | 第22页 |
2.1.2 居民感知 | 第22-23页 |
2.1.3 旅游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4-28页 |
2.2.1 Doxey 的愤怒指数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2 社会交换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(Tourism Development Cycle Theory) | 第26-27页 |
2.2.4 社会表象理论 | 第27-28页 |
3 研究区域概况及问卷设计和调查 | 第28-36页 |
3.1 林芝旅游业概况 | 第28-32页 |
3.1.1 研究区域背景 | 第28-30页 |
3.1.2 旅游资源基础 | 第30-32页 |
3.2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32-36页 |
3.2.1 调查问卷内容 | 第32页 |
3.2.2 调查问卷实施 | 第32页 |
3.2.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| 第32-34页 |
3.2.4 调查样本的信度分析 | 第34-36页 |
4 实证分析 | 第36-61页 |
4.1 被调查者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分析 | 第36-39页 |
4.1.1 八一镇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| 第36-37页 |
4.1.2 八一镇居民对环境影响的感知 | 第37-38页 |
4.1.3 八一镇居民对经济影响的感知 | 第38-39页 |
4.2 居民感知差异的分析 | 第39-55页 |
4.2.1 性别不同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 | 第39-41页 |
4.2.2 年龄不同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2.3 文化程度不同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2.4 职业类型与旅游相关度不同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2.5 民族不同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2.6 居住时间不同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2.7 收入 | 第53-55页 |
4.2.7.1 社会文化影响 | 第53页 |
4.2.7.2 环境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2.7.3 经济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3 对八一镇居民的聚类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3.1 热情的支持者 | 第56页 |
4.3.2 理性的支持者 | 第56-57页 |
4.3.3 淡漠的支持者 | 第57页 |
4.4 访谈分析 | 第57-60页 |
4.5 本章小节 | 第60-61页 |
5 政策建议 | 第61-66页 |
5.1 注重挖掘民族内涵,保持民族特色,提高文化品位 | 第61页 |
5.2 精心做好旅游规划,积极改善旅游设施 | 第61-62页 |
5.3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旅游,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| 第62-63页 |
5.4 保护旅游环境,减少环境污染 | 第63-66页 |
6 研究结论与不足 | 第66-68页 |
6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6.2 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| 第67-68页 |
6.2.1 研究局限 | 第67页 |
6.2.2 研究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附录一 | 第75-77页 |
附录二 | 第77-78页 |
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