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大气环境仿真 | 第12-13页 |
1.2.2 综合自然环境融合管理 | 第13-14页 |
1.2.3 综合自然环境数据的表示与交互 | 第14-16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基于 MM5 的虚拟大气环境构建 | 第17-31页 |
2.1 虚拟大气环境构建的整体思路 | 第17-18页 |
2.2 大气数值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3 MM5 模式理论介绍 | 第19-22页 |
2.4 MM5 模式及相关辅助软件安装及编译运行过程 | 第22-24页 |
2.4.1 PC 机安装基本条件 | 第22页 |
2.4.2 辅助软件 | 第22页 |
2.4.3 多核运算软件 | 第22-23页 |
2.4.4 可视化软件 | 第23页 |
2.4.5 MM5 模式运行 | 第23-24页 |
2.4.6 MM5 模式的自动化运行 | 第24页 |
2.5 虚拟大气环境资源生成软件 | 第24-29页 |
2.5.1 大气环境数据高度计算流程 | 第25-26页 |
2.5.2 需求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5.3 静态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5.4 动态模型 | 第28-2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基于 SEDRIS 的综合自然环境数据库构建 | 第31-49页 |
3.1 综合环境数据表示与交互规范 | 第31-35页 |
3.1.1 数据表示模型 DRM | 第33-34页 |
3.1.2 空间参考模型 SRM | 第34页 |
3.1.3 环境数据编码规范 EDCS | 第34-35页 |
3.1.4 SEDRIS 传输格式 STF | 第35页 |
3.1.5 编程接口 API | 第35页 |
3.2 基于 SEDRIS 的大气数据表示 | 第35-40页 |
3.2.1 基于 DRM 形成大气环境数据表示标准 | 第36-38页 |
3.2.2 基于 SRM 提供大气环境数据空间坐标系信息 | 第38-39页 |
3.2.3 基于 EDCS 规范大气环境对象属性 | 第39-40页 |
3.3 基于 SEDRIS 的地形数据表示 | 第40-44页 |
3.3.1 基于 DRM 形成地形环境数据表示标准 | 第40-43页 |
3.3.2 基于 SRM 提供地形环境数据空间坐标系信息 | 第43-44页 |
3.3.3 基于 EDCS 规范地形环境对象属性 | 第44页 |
3.4 基于 SEDRIS 的空间数据表示 | 第44页 |
3.5 环境数据的多分辨率模型 | 第44-46页 |
3.5.1 地形环境数据插值计算 | 第45页 |
3.5.2 大气和空间环境数据的插值计算 | 第45-46页 |
3.6 基于 SEDRIS 的综合自然环境的交互 | 第46-4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环境数据管理及合成软件设计 | 第49-62页 |
4.1 虚拟环境数据综合管理软件 | 第49-55页 |
4.1.1 需求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1.2 静态模型 | 第50-51页 |
4.1.3 动态模型 | 第51-55页 |
4.2 虚拟环境数据合成软件 | 第55-60页 |
4.2.1 需求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2.2 静态模型 | 第57-58页 |
4.2.3 动态模型 | 第58-6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软件测试 | 第62-71页 |
5.1 虚拟大气环境构建 | 第62-67页 |
5.1.1 MM5 模式运行结果 | 第62-64页 |
5.1.2 虚拟大气环境数据生成软件测试 | 第64-67页 |
5.2 虚拟环境数据综合管理软件测试 | 第67-7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8-79页 |
附录 1 典型地形环境对象及属性的 EDCS 编码 | 第79-81页 |
附录 2 MM5 模式主要模块所需数据及数据来源 | 第81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