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海洋学论文--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--海水淡化论文

海水径向柱塞泵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来源、目的和意义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的来源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的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课题的意义第10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3 关键技术的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0-22页
2 主体结构选择第22-31页
    2.1 基本技术指标第22页
    2.2 工作条件分析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 2.3 主体结构的选择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主体结构的选择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柱塞泵配流方式的选择第28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3 泵体的结构和受力分析第31-55页
    3.1 海水径向柱塞泵的基本结构第31-33页
    3.2 柱塞组件的运动分析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曲线轮廓的运动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对轮廓曲线的要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轮廓曲线的种类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凸轮曲线的基本性能参数第38-42页
    3.3 柱塞组件的受力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柱塞组的主要受力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柱塞组件的受力计算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滚动体与轮廓曲线接触应力的求解第45-47页
    3.4 柱塞泵的流量计算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柱塞腔的流量计算第47-49页
    3.5 柱塞泵的装配体的运动仿真第49-5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4 海水柱塞泵的样机的设计第55-68页
    4.1 海水柱塞泵的设计要求第55页
    4.2 海水径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4.3 海水柱塞泵的关键参数的计算第56-60页
    4.4 海水泵的柱塞零件的设计和材料的选取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海水泵的零件的设计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海水柱塞泵的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工艺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主要零部件材料和热处理方法的确定第65-6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5 配流阀的结构设计及其特性分析第68-80页
    5.1 配流阀的结构设计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对配流阀性能的要求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配流阀运动滞后问题的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5.2 配流阀的结构设计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配流阀的结构选择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本参数的设计第71-75页
    5.3 基于 AMESim 的配流特性仿真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配流模型的建立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仿真结构的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8-80页
6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80-82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80-81页
    6.2 工作展望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个人简历第88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ARM+μC/OS-Ⅱ的水下滑翔机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黄河三角洲埕北典型海域工程地质环境及粒度指示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