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附表 | 第5-8页 |
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| 一、 研究问题 | 第10-13页 |
| 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| (二) 研究问题 | 第10-11页 |
| (三)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二、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| 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5页 |
| 一、 文献回顾 | 第16-22页 |
| 二、 文献评论 | 第22-25页 |
| 第三章 农村留守学生厌学问题概述 | 第25-32页 |
| 一、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| 第25-28页 |
| (一) 留守儿童特征 | 第25页 |
| (二) 留守儿童的成因 | 第25-26页 |
| (三) 留守儿童类型 | 第26-27页 |
| (四) 马营初中留守学生现状 | 第27-28页 |
| 二、 留守学生厌学表现及原因 | 第28-32页 |
| (一) 留守学生厌学表现 | 第28-29页 |
| (二) 留守学生厌学原因 | 第29-32页 |
|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:基于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 | 第32-37页 |
| 一、 案主概况 | 第32页 |
| 二、 背景透视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 问题分析 | 第33页 |
| 四、 理论基础 | 第33-34页 |
| 五、 介入模式 | 第34页 |
| 六、 介入计划 | 第34-35页 |
| 七、 介入过程 | 第35-36页 |
| 八、 效果评估 | 第36-37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37-40页 |
| 一、 基本结论 | 第37-39页 |
| (一) 家庭和学校因素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的主要原因 | 第37页 |
| (二) 社会工作介入途径 | 第37-39页 |
| 二、 本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| 附录1:姜军厌学测评方法 | 第42-43页 |
| 后记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