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温州指数的温州民间信贷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引言 | 第7页 |
1.2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7-9页 |
1.2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9-1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2.1 相关理论述评 | 第13-16页 |
2.1.1 金融抑制—金融深化—金融市场化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1.2 金融中介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1.3 制度变迁理论 | 第15页 |
2.1.4 信息不对称论 | 第15-16页 |
2.2 民间信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2.2.1 关于民间信贷定义的研究 | 第16页 |
2.2.2 关于民间信贷形成原因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2.3 关于民间信贷利率水平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.4 关于民间信贷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5 关于民间信贷风险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3 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综述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温州民间信贷的发展与问题 | 第21-29页 |
3.1 温州民间信贷发展历史 | 第21-25页 |
3.1.1 发展历史 | 第22-23页 |
3.1.2 组织形式 | 第23-25页 |
3.2 温州民间信贷发展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2.1 信贷规模 | 第25-26页 |
3.2.2 利率水平 | 第26-27页 |
3.2.3 发展趋势 | 第27页 |
3.3 温州民间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9页 |
3.3.1 民间信贷利率失控 | 第27页 |
3.3.2 民间信贷风险过高 | 第27页 |
3.3.3 民间信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温州民间信贷市场分析 | 第29-47页 |
4.1 民间信贷重要性研究 | 第29-32页 |
4.1.1 变量选择 | 第29页 |
4.1.2 模型构建 | 第29-31页 |
4.1.3 民间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| 第31-32页 |
4.2 民间信贷风险研究 | 第32-34页 |
4.2.1 产业结构风险 | 第32-33页 |
4.2.2 组织机构风险 | 第33页 |
4.2.3 利率风险 | 第33-34页 |
4.2.4 信用风险 | 第34页 |
4.2.5 政策风险 | 第34页 |
4.3 温州指数与民间信贷 | 第34-47页 |
4.3.1 温州指数的生成机制研究 | 第35-42页 |
4.3.2 模型的改进 | 第42-43页 |
4.3.3 温州指数“安全阈” | 第43-47页 |
第五章 对温州民间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47-51页 |
5.1 推进法律建设,促进信贷正规发展 | 第47-48页 |
5.2 加强制度保障,完善市场准入条件 | 第48页 |
5.3 加强风险控制,提高市场监管力度 | 第48-49页 |
5.4 加强信用建设,健全市场信用意识 | 第49-50页 |
5.5 推动市场发展,开发多元投资渠道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1页 |
6.2 研究不足 | 第51-52页 |
6.3 进一步的展望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研究成果 | 第59-61页 |
附录 | 第61-71页 |
附录 A 民间信贷利率水平抽样表 | 第61-64页 |
附录 B 2013 年温州指数 | 第64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