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3.1 关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越南知识分子队伍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关于吸引人才到国家机关工作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.3 关于提高公务员干部队伍素质方面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的内容、思路与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研究的内容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.3 课题的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梳理 | 第19-38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9-24页 |
2.1.1 地方政府涵义 | 第19-20页 |
2.1.2 人力资源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1.3 人才概念 | 第21-24页 |
2.2 政策的科学性 | 第24-29页 |
2.2.1 政策、公共政策的定义 | 第24-26页 |
2.2.2 政策科学化的涵义 | 第26-28页 |
2.2.3 政策科学化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2.3 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必要性 | 第29-31页 |
2.3.1 从市场经济发展和汇入国际经济体系需要出发 | 第29-30页 |
2.3.2 从国家行政改革要求出发 | 第30页 |
2.3.3 从国家工业化,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发 | 第30-31页 |
2.4 国家机关和社会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| 第31-33页 |
2.4.1 人才对于有效建设国家的作用 | 第32页 |
2.4.2 人才在形成和发展现代的行业结构上的作用 | 第32页 |
2.4.3 人才是经济增长和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决定性要素 | 第32-33页 |
2.4.4 在公共领域,人才是国家工业化,现代化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| 第33页 |
2.4.5 高素质劳动力是缩短落后距离,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| 第33页 |
2.4.6 高素质劳动力是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要素 | 第33页 |
2.5 国外吸引人才政策科学化的经验借鉴 | 第33-38页 |
2.5.1 新加坡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政策 | 第34-35页 |
2.5.2 中国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政策 | 第35-37页 |
2.5.3 韩国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政策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越南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政策的现状分析——以越南平定省为例 | 第38-49页 |
3.1 平定省相关情况简介 | 第38页 |
3.2 平定省实施吸引人才政策的背景和有关吸引人才政策体系 | 第38-40页 |
3.3 平定省吸引人才政策的现状 | 第40-43页 |
3.3.1 吸引人才的结构层次 | 第40-41页 |
3.3.2 关于工作环境改善 | 第41页 |
3.3.3 关于政策制度落实程度 | 第41-42页 |
3.3.4 关于引进对象的工作结果 | 第42页 |
3.3.5 关于引进对象的晋升和事业发展 | 第42-43页 |
3.4 平定省政府吸引人才政策存在的不足 | 第43-45页 |
3.4.1 吸引人才政策不够成熟 | 第43页 |
3.4.2 吸引人才政策落实工作不系统 | 第43-44页 |
3.4.3 吸引人才政策未能实现可持续性 | 第44页 |
3.4.4 吸引人才政策创新力度不够 | 第44-45页 |
3.5 平定省吸引人才政策科学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5-49页 |
3.5.1 政府机关对于吸引人才尚缺全面的认识 | 第45页 |
3.5.2 政策配套措施犹为欠缺,缺少可持续性 | 第45-46页 |
3.5.3 来自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 | 第46-47页 |
3.5.4 执行政策不完整 | 第47页 |
3.5.5 在政策变革中存在依赖思想,没有新思路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提高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政策科学化的几点建议 | 第49-62页 |
4.1 更新观念,加强对吸引人才政策的认识 | 第49-51页 |
4.1.1 建立和落实人才战略 | 第49-50页 |
4.1.2 在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更新观念和政策 | 第50页 |
4.1.3 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 | 第50-51页 |
4.1.4 倡导平等与竞争的吸引人才机制 | 第51页 |
4.2 建立科学合理的吸引人才政策体系 | 第51-57页 |
4.2.1 明确政府人才引进工作的要求 | 第51-55页 |
4.2.2 革新人才选拔和录用的机制和办法 | 第55-56页 |
4.2.3 完善人才录用配套政策 | 第56-57页 |
4.3 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来吸引人才 | 第57-59页 |
4.3.1 调整政策,工作环境和待遇制度,使之与吸引人才工作相适应 | 第57-59页 |
4.3.2 关于相关待遇,地方政府需要分类跟踪各类引进对象 | 第59页 |
4.4 整合多方政治与社会资源 | 第59-62页 |
4.4.1 加强对吸引人才政策的宣传与传播 | 第59-60页 |
4.4.2 科学合理落实好政策 | 第60-61页 |
4.4.3 注重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和科学体系方面的知识和方法,改变政策以打破制度束缚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