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介绍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5页 |
2 我国巨灾风险债券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5-20页 |
2.1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分析 | 第15-17页 |
2.1.1 传统巨灾风险管理工具 | 第15-16页 |
2.1.2 新型巨灾风险管理工具 | 第16-17页 |
2.2 我国发行巨灾风险债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2.1 我国发行巨灾风险债券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7页 |
2.2.2 我国发现巨灾风险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3 我国发行巨灾风险债券的制约因素分析 | 第18-20页 |
3 我国巨灾风险债券运行模式及定价机制 | 第20-31页 |
3.1 我国引入的巨灾风险债券运行模式分析 | 第20-24页 |
3.1.1 巨灾风险债券的运行结构 | 第20-22页 |
3.1.2 巨灾风险债券的触发事件及触发机制 | 第22-24页 |
3.2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的步骤及模型分类 | 第24-27页 |
3.2.1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5页 |
3.2.2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的一般框架 | 第25-26页 |
3.2.3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分类 | 第26-27页 |
3.3 巨灾损失模型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.1 巨灾损失服从布朗运动 | 第27-28页 |
3.3.2 巨灾损失服从特定统计分布函数 | 第28页 |
3.3.3 巨灾损失与发生次数间存在特定关系 | 第28-29页 |
3.3.4 通过损失超越曲线确定损失指数 | 第29页 |
3.4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4.1 B-S 期权定价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4.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| 第30-31页 |
4 我国洪灾损失分布拟合研究 | 第31-38页 |
4.1 我国洪灾损失经验分布函数的建立 | 第31-33页 |
4.2 我国洪灾损失分布拟合函数选取 | 第33-36页 |
4.2.1 洪水损失数据与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度 | 第33-34页 |
4.2.2 洪水损失数据与伽马分布的拟合度 | 第34-35页 |
4.2.3 两种分布的拟合效果比较 | 第35-36页 |
4.3 我国洪灾发生次数的拟合优度研究 | 第36-38页 |
5 洪水巨灾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 | 第38-43页 |
5.1 洪水巨灾债券收益率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5.2 洪水巨灾债券价格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5.2.1 单一时期现金流分析 | 第39-40页 |
5.2.2 两期现金流现值分析 | 第40页 |
5.3 洪水巨灾债券价格敏感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5.3.1 损失金额对债券价格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5.3.2 本金收回比例对债券价格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43-4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3-44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 | 第48页 |
A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