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30页 |
·禽白血病病毒及其亚群分类 | 第11-13页 |
·病原学 | 第13-16页 |
·病毒特征 | 第13页 |
·理化特性 | 第13-14页 |
·病毒基因与囊膜基因受体 | 第14-16页 |
·ALV 的宿主范围 | 第16-17页 |
·ALV 的自然宿主范围 | 第16-17页 |
·实验室宿主系统 | 第17页 |
·ALV 的流行特点和传播途径 | 第17-18页 |
·症状和病理变化 | 第18-21页 |
·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| 第19-20页 |
·成红细胞性白血病 | 第20页 |
·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| 第20页 |
·骨髓细胞瘤病 | 第20页 |
·骨硬化病 | 第20-21页 |
·其他 | 第21页 |
·禽类免疫抑制病与禽白血病的感染 | 第21-22页 |
·禽类免疫系统和免疫抑制 | 第21-22页 |
·禽白血病引起的免疫抑制及其机理 | 第22页 |
·内源性白血病病毒 | 第22-23页 |
·J亚群ALV | 第23-25页 |
·ALV 的诊断与检测 | 第25-27页 |
·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| 第25-26页 |
·利用PCR 技术检测病毒 | 第26-27页 |
·A LV 的ELISA 检测 | 第27页 |
·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 | 第27-29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9-3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4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0-33页 |
·病料来源 | 第30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30页 |
·DF1 细胞 | 第30页 |
·ALV 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6AL42 | 第30页 |
·异硫氰酸荧光素(FITC)标记的羊抗鼠二抗 | 第30页 |
·ELISA 检测试剂盒 | 第30页 |
·有关培养基的配制 | 第30-31页 |
·PCR 引物 | 第31页 |
·仪器与其他试剂 | 第31页 |
·有关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| 第31-33页 |
·方法 | 第33-44页 |
·病毒的分离与增殖培养 | 第33-34页 |
·细胞悬液及细胞上清液中P27 的检测 | 第34-35页 |
·内源性病毒的排除于外源型病毒的分离 | 第35页 |
·间接免疫荧光实验(IFA) | 第35-36页 |
·动物接种实验 | 第36-37页 |
·感染鸡血清ALV 抗体的检测 | 第36-37页 |
·泄殖腔P27 的检测 | 第37页 |
·前病毒基因组cDNA 的提取 | 第37-38页 |
·PCR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| 第38-44页 |
·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 | 第38-39页 |
·PCR产物DNA电泳 | 第39页 |
·PCR 产物的回收与定量 | 第39页 |
·DNA 的连接反应 | 第39-40页 |
·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大肠杆菌 | 第40页 |
·质粒DNA 的提取 | 第40-41页 |
·重组质粒DNA 鉴定 | 第41-42页 |
·阳性克隆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阳性克隆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 | 第43-44页 |
3 结果 | 第44-61页 |
·种蛋中ALVp27 检测结果 | 第44-47页 |
·IFA 检测结果 | 第47页 |
·特异性抗体反应动态 | 第47-48页 |
·泄殖腔P27 抗原的检测结果 | 第48页 |
·PCR 检测结果 | 第48-49页 |
·env基因测序结果 | 第49-52页 |
·三个毒株的env 基因氨基酸序列 | 第52-53页 |
·SDAU09E1A株env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SDAU09E1A 株与其他亚群ALVgp85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| 第53-55页 |
·SDAU09E1A 株与其他亚群 ALVgp37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| 第55页 |
·SDAU09E2K 株株env 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SDAU09E2K株与其他毒株gp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| 第55-56页 |
·SDAU09E2K 株gp85 高变区的氨基酸变异 | 第56-59页 |
·SDAU09E2K 株与其他毒株gp37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| 第59页 |
·SDAU09E2A株株env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SDAU09E2A株与其他毒株gp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| 第59-61页 |
·SDAU09E2A株与其他毒株gp3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| 第61页 |
4 讨论 | 第61-64页 |
·白血病亚群的划分标准 | 第61-62页 |
·白血病病毒的囊膜蛋白的基因 | 第62页 |
·该地方品系鸡中禽白血病病毒的来源 | 第62-64页 |
5 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9-80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