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--道德与科学技术论文

工程实践活动中公众的伦理责任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1.4 相关方面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6-18页
2 公众的内涵及其界定第18-23页
    2.1 公众的定义第18页
    2.2 公众的内涵第18-20页
    2.3 作为公众伦理责任主体的公众的特点第20-23页
3 公众的主要伦理责任第23-30页
    3.1 公众伦理责任的可能性由来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强调对利益维护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强调对环境忠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强调对社会责任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公众伦理责任的内容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知情自觉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全面监督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表达诉求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积极参与第28-30页
4 公众践行伦理责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30-50页
    4.1 利益追逐性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客观的利益相关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观的利益表达性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自觉的利益维护性第31-37页
    4.2 道德正当性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公众履行伦理责任促福祉工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公众伦理责任的觉醒第39-40页
    4.3 公开透明性第40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工程实践活动中公众群体事件的频繁发生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为避免决策失误提供更广泛的智力支撑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昆明地铁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安宁PX项目建设的启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英国城市规划中公众伦理责任第48-50页
5 公众的践行工程伦理责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可能性出路第50-57页
    5.1 公众的伦理责任实现困境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公众的工程理解欠缺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决策机制环境欠缺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公众的从众心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公众参与工程决策是一把双刃剑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苏格拉底之死的启示第52-54页
    5.2 走出伦理责任困境的可能性出路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机制的建立健全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教育的深化夯实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工程决策共同体遐想第56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相关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幽默干预对大学新生幸福感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亚当·斯密税收原则的伦理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