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各种发电论文--水力发电论文

基于实测数据的潮流能发电场规划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主要符号说明第8-12页
1 引言第12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工作和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工作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意义第17-18页
2 潮流能资源评估及发电场选址研究第18-23页
    2.1 潮流能资源评估方法介绍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主要潮流能资源评估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潮流能资源评估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2.2 基于海域实测潮流数据的评估方法第21页
    2.3 潮流能发电场选址条件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本章总结第22-23页
3 潮流能发电装置选型研究第23-30页
    3.1 水轮机类型第23-26页
    3.2 水轮机主要性能参数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水轮机额定流速与启动流速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水轮机发电功率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3.3 不同海域条件水轮机选型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海域影响条件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轮机参数确定方法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 3.4 本章总结第29-30页
4 水轮机流场及最优排列间距研究第30-44页
    4.1 潮流能水轮机尾流形成机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尾流效应介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尾流形成机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尾流效应对于潮流能发电场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4.2 水轮机单机尾流场研究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尾流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平轴水轮机尾流场仿真研究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流体分析软件 Fluent 参数设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仿真结果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4.3 多台水轮机尾流场相互影响研究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水轮机组布置方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机组仿真计算第39-42页
    4.4 依据最优间距值估算发电场机组数量第42-4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5 潮流能发电场布局实例分析—斋堂岛潮流能发电场布局第44-65页
    5.1 斋堂岛海洋环境要素勘测结果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斋堂岛海域概况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斋堂岛海域海流测量位置描述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建立海域潮流测量结果二维模型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波浪概况第53页
    5.2 斋堂岛海域潮流能发电场范围的确定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斋堂岛海流测量结果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选取潮流能发电场范围第54-56页
    5.3 发电装置各参数的研究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水轮机半径选取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水轮机额定功率的确定第59-60页
    5.4 发电场整体布局方案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计算发电场的装机总数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发电场理论布局方案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优化确定发电场最终布局方案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预算发电场年发电量第62-64页
    5.5 本章总结第64-65页
6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6.1 论文内容总结第65页
    6.2 论文主要结论第65-66页
    6.3 不足与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个人简历第71-72页
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EMD的风电塔筒振动信号研究
下一篇:基于ARM的独立光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