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高通量筛选Ⅲ型抑制剂方法的建立及金属离子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T3SS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前言第12-26页
    1.1 植物病原菌黄单胞菌属第12页
    1.2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Xcc相关致病生化因子第13-14页
    1.3 Ⅲ型分泌系统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Ⅲ型分泌系统的装置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Ⅲ型分泌系统的调控机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Ⅲ型分泌蛋白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小分子化合物对Ⅲ型分泌系统的抑制研究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Ⅲ型抑制剂的筛选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Ⅲ型抑制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金属离子对Ⅲ型分泌系统的影响第21-23页
    1.5 小分子化合物与蛋白互作研究方法概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荧光偏振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等温滴定量热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BIACore技术第23-24页
    1.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本研究的目的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研究的意义第24-26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-47页
    2.1 菌株和质粒第26-28页
    2.2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第28-29页
    2.3 本研究所用的培养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培养Xcc的培养基第29-30页
    2.4 各菌株培养条件及菌种保藏第30页
    2.5 常用抗生素及试剂第30-31页
    2.6 常用溶液和缓冲液第31-33页
    2.7 细菌核酸的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细菌总DNA的提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质粒的提取(碱裂解法)第34页
    2.8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4-35页
    2.9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9.1 PCR扩增DNA片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9.2 DNA酶切反应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9.3 DNA片段的纯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9.4 DNA片段的胶回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9.5 DNA的连接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9.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9.7 转化第38页
    2.10 三亲本结合第38-39页
    2.11 致病性试验第39页
    2.12 β-葡糖醛酸酶(GUS)活性测定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2.1 GUS定性检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2.2 GUS定量检测第40-42页
    2.1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(SDS-PAGE)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3.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3.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3.3 蛋白质染色和脱色第43-44页
    2.14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4.1 重组蛋白的小量诱导检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4.2 重组蛋白的大量诱导和纯化第44-45页
    2.15 报告菌株的构建第45页
    2.16 细菌荧光素酶的检测第45-47页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7-74页
    3.1 8004/pLgus3011的构建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构建8004/pLgus3011报告菌株的技术路线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8004/pLgus3011菌株构建结果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8004/pLgus3011等不同报告菌株GUS活性的定量检测第50-51页
    3.2 金属离子对Ⅲ型装置hrpB1表达的影响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NiCl_2、CoCl_2、CdCl_2和CuCl_2对hrpB1表达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ZnCl_2、MnCl_2、CaCl_2和FeSO_4对hrpB1表达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CrCl_3、AlCl_3、NaCl_和KNO_3对hrpB1表达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MgCl_2对hrpB1表达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3.3 金属离子对Ⅱ型、Ⅲ型、Ⅳ型及看家基因XC3806表达的影响第56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ZnCl_2对Ⅱ型、Ⅲ型、Ⅳ型和XC3806表达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MnCl_2对Ⅱ型、Ⅲ型、Ⅳ型和XC3806表达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aCl_2对Ⅱ型、Ⅲ型、Ⅳ型和XC3806表达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FeSO_4对Ⅱ型、Ⅲ型、Ⅳ型和XC3806表达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MgCl_2对Ⅱ型、Ⅲ型、Ⅳ型和XC3806表达的影响第62-64页
    3.4 低浓度下金属离子化合物对寄主植物满身红萝卜致病性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3.5 重组蛋白的分子构建、表达与纯化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目的基因融合蛋白的分子构建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66-67页
    3.6 细菌荧光素酶基因(luxAB)报告系统的构建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构建报告质粒的技术路线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报告质粒pLuxAB的构建结果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分子验证报告质粒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报告系统的检测第73-74页
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74-78页
    4.1 关于金属离子对T3SS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4.2 关于金属离子对T2SS、T3SS、T3SS及看家基因的影响第75页
    4.3 关于表达的蛋白第75页
    4.4 关于金属离子的生防作用第75-76页
    4.5 关于高通量的细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第76页
    4.6 后续工作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甲基营养菌MB200中与L-丝氨酸反馈抑制相关的serA基因研究
下一篇:纳米粒子胁迫下芦荟细胞静息电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