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农民主位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--以陕西部分村落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理论依据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需求层次理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文化变迁理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中国文化失调和重建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文化功能论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参与式发展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页
    1.6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-20页
第二章 陕西农村文化建设概述第20-26页
    2.1 农村文化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文化的含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村文化的概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农村文化的功能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第21页
    2.3 陕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已有成就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存在问题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原因分析第23-26页
第三章 农民主位视角下陕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第26-32页
    3.1 陕西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参与者广泛,重视发挥农民参与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优势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现农民参与,积极发展各参与者之间的伙伴关系第26页
    3.2 陕西农村文化建设的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目标需求化原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方式民主化原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模式地方化原则第27页
    3.3 陕西农村文化建设方式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内源发展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政府主导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民主平等协商型第29页
    3.4 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、文化精英和农民的各自定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政府位于主导者、支持者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文化精英位于协助者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以农民为中心第30-32页
第四章 农民主位视角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第32-39页
    4.1 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农民参与调研层面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农民参与管理层面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农民参与利益分享层面第33-34页
    4.2 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机制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财政保障制度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农村文化组织的建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35-36页
    4.3 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政府职能的转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农村文化精英的培养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农民主体地位的巩固第37-39页
第五章 总结、讨论与建议第39-42页
    5.1 小结第39页
    5.2 农村文化建设中可能遇见的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农村文化建设和参与式发展的结合问题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对农民参与的隐性消解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政府、文化精英和农民的角色转换问题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对参与式发展工具方法价值的片面理解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参与式发展可能流于形式第40页
    5.3 建议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提高农村文化管理的规范性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附录第44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作者简介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--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为例
下一篇: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纠纷解决路径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