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RM的调音台人机界面系统的研究与开发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人机界面的发展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技术背景 | 第12-16页 |
1.3.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3.2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选型 | 第13-14页 |
1.3.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| 第14页 |
1.3.4 主流嵌入式GUI的分析及选择 | 第14-16页 |
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6-18页 |
2 调音台人机界面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18-24页 |
2.1 系统结构概述 | 第18-20页 |
2.2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| 第20-21页 |
2.3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| 第21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调音台人机界面系统的硬件设计 | 第24-36页 |
3.1 AM335X微处理器简介 | 第24-26页 |
3.2 系统硬件整体构架 | 第26-27页 |
3.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| 第27-35页 |
3.3.1 系统电源电路的设计 | 第27页 |
3.3.2 SDRAM模块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3.3.3 Flash模块的设计 | 第29页 |
3.3.4 以太网电路的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3.5 串口电路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3.6 CAN 总线电路设计 | 第32页 |
3.3.7 USB 模块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3.8 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3.9 音频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4 调音台人机界面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36-44页 |
4.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
4.2 操作系统Linux的移植 | 第38-41页 |
4.2.1 Boot-loader 移植 | 第38-39页 |
4.2.2 Linux内核的配置及移植 | 第39-40页 |
4.2.3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及移植 | 第40-41页 |
4.3 设备驱动的编写及移植 | 第41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基于Qt/Embedded的应用程序设计 | 第44-56页 |
5.1 基于Qt/Embedded的编程机制 | 第44-46页 |
5.1.1 Qt/Embedded 编程机制 | 第44-45页 |
5.1.2 界面设计工具Qt Creator | 第45-46页 |
5.2 开发环境的搭建 | 第46-48页 |
5.2.1 Qt-X11 的安装 | 第46页 |
5.2.2 安装 Qt-ARM | 第46-47页 |
5.2.3 目标板开发环境搭建 | 第47-48页 |
5.2.4 Qt Creator的安装及配置 | 第48页 |
5.3 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| 第48-55页 |
5.3.1 界面的总体设计 | 第48-51页 |
5.3.2 通讯界面的设计 | 第51-52页 |
5.3.3 推子界面的设计 | 第52-54页 |
5.3.4 显示界面的设计 | 第54-5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6 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 | 第56-66页 |
6.1 硬件电路测试 | 第56-59页 |
6.1.1 电源及复位电路测试 | 第56页 |
6.1.2 串口测试 | 第56-57页 |
6.1.3 以太网接口测试 | 第57-58页 |
6.1.4 LCD显示接口测试 | 第58页 |
6.1.5 音频接口测试 | 第58-59页 |
6.2 Linux系统的下载与测试 | 第59-61页 |
6.2.1 U-Boot及内核的下载与测试 | 第59-60页 |
6.2.2 根文件系统的下载与测试 | 第60-61页 |
6.3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61-65页 |
6.3.1 触摸屏功能测试 | 第61页 |
6.3.2 U盘及SD卡的挂载测试 | 第61-62页 |
6.3.3 UDP通讯测试 | 第62-63页 |
6.3.4 程序在目标机上运行的测试 | 第63-64页 |
6.3.5 音频的实时监测 | 第64-6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7.1 总结 | 第66-67页 |
7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附录 主界面的核心代码 | 第72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