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--脂肪族化合物(无环化合物)的生产论文--脂肪族醇(醇、羟基化合物)及其衍生物论文--醇的衍生物论文

交联醇腈酶不对称催化合成氰醇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0-26页
 前言第10-11页
   ·手性氰醇第11-13页
   ·手性氰醇的合成第13-19页
     ·化学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生物酶催化法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·脂肪酶和酯酶拆分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醇腈酶催化不对称合成第16-19页
   ·酶的固定化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发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吸附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共价结合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包埋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法第21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性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固定化后酶活力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稳定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固定化酶最适温度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第22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应用前景第22页
   ·交联酶的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手性化合物拆分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肽合成第23页
     ·碳碳键形成第23-24页
   ·选题依据及课题研究内容第24-26页
第二章 醇腈酶交联体的制备及催化氰醇化反应研究第26-38页
 前言第26页
   ·实验设计与选择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路线设计与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路线改进第27-2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8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28页
     ·仪器部分第28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氢氰酸的制备第28页
     ·粗酶的制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醇腈酶交联体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·交联酶促氰醇化反应第29页
     ·吡咯醛的合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N-苄基-2-吡咯醛的合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N-苯基-2-吡咯醛的合成第29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-37页
     ·交联酶的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交联酶促氰醇化反应机理第30页
     ·交联酶和游离酶不对称催化合成氰醇化合物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酶和游离酶不对称催化芳香族醛类反应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酶和游离酶不对称催化酮类反应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酶和游离酶不对称催化脂肪族醛类反应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酶和游离酶不对称催化杂环醛类反应第35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三章 交联酶促不对称合成氰醇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8-52页
 前言第3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38页
     ·仪器部分第38-39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·酶活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·醇促反应速率、转化率和对映体过量率的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·反应底物和产物分配系数的测定第39页
     ·酶的重复利用第39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-51页
     ·醇腈酶交联体的应用条件确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酶催化氰醇化反应最适pH 值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酶催化氰醇化反应最适温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·酶促反应因素对氰醇化反应速率、产物光学纯度的影响第41-50页
       ·缓冲液pH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有机相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·水含量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物浓度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·交联酶浓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交联酶的重复利用第50-5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结论第52-53页
典型化合物的表征第53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附录第61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及其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
下一篇:三工位实心轮胎注射成型及硫化装置的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