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20页 |
(一)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1、选题缘由 | 第10页 |
2、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、“丝路精神”、“文化平等”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研究 | 第13-14页 |
2、当前构建“文化平等”所面临的挑战 | 第14-15页 |
3、弘扬“丝路精神”策略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(三)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6-20页 |
1、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2、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7页 |
3、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4、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二、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梳理 | 第20-28页 |
(一)“丝路精神”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 | 第20-24页 |
1、丝绸之路发展历程 | 第20-21页 |
2、古“丝路精神”文化意蕴 | 第21-22页 |
3、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“丝路精神”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 | 第22-24页 |
(二)文化平等 | 第24-28页 |
1、文化平等的核心内涵 | 第24-25页 |
2、中西核心价值观比较下的文化平等内涵 | 第25-26页 |
3、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的文化平等内涵 | 第26-28页 |
三、文化平等视域下弘扬丝路精神的条件分析 | 第28-32页 |
(一)文化平等与丝路精神弘扬的契合条件分析 | 第28页 |
1、丝路精神弘扬的践行需要文化平等 | 第28页 |
2、丝路精神的弘扬彰显文化平等理念 | 第28页 |
(二)我国倡导文化平等的历史条件分析 | 第28-29页 |
(三)完善提升中华文化话语前提条件分析 | 第29-31页 |
1、有效凝练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| 第29-30页 |
2、补足对外文化交流存在的短板 | 第30-31页 |
(四)构建和谐平等的文化环境条件分析 | 第31-32页 |
四、文化平等视域下弘扬丝路精神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| 第32-40页 |
(一)抵御强势文化的实力亟需提升 | 第32-33页 |
1、西方文化霸权长期压制 | 第32-33页 |
2、强势文化的误读与曲解 | 第33页 |
(二)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亟需提升 | 第33-35页 |
1、文化产业起步晚先天不足 | 第33-34页 |
2、文化产业后天发展不充分 | 第34-35页 |
(三)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文化平等交流进程 | 第35-36页 |
1、传统安全因素影响文化平等交流 | 第35页 |
2、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文化平等交流 | 第35-36页 |
(四)境外宗教文化影响亟需引起重视 | 第36-40页 |
1、对宗教文化问题认识不够深刻 | 第36-37页 |
2、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| 第37-40页 |
五、文化平等视域下弘扬丝路精神策略 | 第40-48页 |
(一)提升文化平等交流高度,丰富文化交流内涵 | 第40-42页 |
1、凝练话语体系及转变方式方法 | 第40-41页 |
2、树立文化自信作为平等交流的前提 | 第41-42页 |
(二)创新文化交流机制,扩展双向性传播 | 第42-45页 |
1、巩固和利用好现有的合作机构 | 第42-43页 |
2、培育文化交流平台,推动文化贸易平等 | 第43页 |
3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 | 第43-44页 |
4、强调双向共同参与,实现平等交流 | 第44-45页 |
(三)倡导宗教文化平等,发挥宗教文化作用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攻读期成果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