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.前言 | 第10-26页 |
1.1 癌症概述 | 第10页 |
1.2 癌症的治疗手段 | 第10-11页 |
1.3 常用抗癌药物的分类 | 第11-17页 |
1.4 噻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5 线粒体凋亡通路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6页 |
2.噻唑并[5,4-d]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| 第26-37页 |
2.1 噻唑并[5,4-d]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| 第27-35页 |
2.1.1 噻唑并[5,4-d]嘧啶母环接胺类取代 | 第29-32页 |
2.1.2 噻唑并[5,4-d]嘧啶母环接巯基取代 | 第32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3.生物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 | 第37-51页 |
3.1 生物活性评价与构效关系研究 | 第37-44页 |
3.1.1 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| 第37-44页 |
3.2 克隆形成实验 | 第44-45页 |
3.3 Hoechst33258染色分析及凋亡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4 Westernblotting | 第46-48页 |
3.5 划痕实验 | 第48-49页 |
3.6 总结 | 第49-51页 |
4.实验部分 | 第51-75页 |
4.1 试剂和材料 | 第51-53页 |
4.2 仪器 | 第53-54页 |
4.3 合成部分 | 第54-69页 |
4.3.1 噻唑并[5,4-d]嘧啶母环及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及数据 | 第54-56页 |
4.3.2 噻唑并[5,4-d]嘧啶母环接胺类取代的合成方法及数据 | 第56-63页 |
4.3.3 噻唑并[5,4-d]嘧啶母环接巯基取代的合成方法及数据 | 第63-69页 |
4.4 生物部分 | 第69-75页 |
4.4.1 MTT法 | 第69页 |
4.4.2 克隆形成实验 | 第69-70页 |
4.4.3 Hoechst33258染色 | 第70页 |
4.4.4 凋亡分析 | 第70页 |
4.4.5 Westernblotting | 第70-73页 |
4.4.6 划痕实验 | 第73-75页 |
附图 | 第75-85页 |
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