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理论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实践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5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国外实证研究综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国内实证研究综述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评述第23-2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文献综述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3 历史分析法第25页
    1.4 创新与不足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主要不足第26-28页
2 我国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的理论分析第28-48页
    2.1 房地产相关概念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房地产及其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1 房地产的自然属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2 房地产的经济属性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3 房地产的社会属性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房地产市场及其特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不完全开放、竞争不充分的市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多元的房地产市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基本内涵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1 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定义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2 房地产税收体系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.3 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功能第32-33页
    2.2 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一般传导机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税收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税收对房地产市场供给的调节作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影响传导效果的税负转嫁第34-35页
    2.3 房地产税收影响分析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流转环节房地产税收政策影响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1 短期内流转环节房地产税收影响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2 长期时流转环节房地产税收影响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3 住房租赁条件下税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保有环节房地产税收政策影响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保有环节房地产税收影响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住房租赁条件下税收政策影响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非均衡资产市场条件下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影响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2.4 房地产调控的必要性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房地产市场失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收入分配不平衡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资源配置不合理第45-48页
3 我国房地产市场及税收调控回顾第48-62页
    3.1 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调控现状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房地产市场现状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1 当前房地产投资情况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2 房地产价格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3 房地产销售与库存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4 住房租赁市场情况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房地产市场调控基本情况第53-54页
    3.2 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政策的发展历程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政策回顾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税收调控政策的具体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流转环节税收调控政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保有环节税收调控政策第57页
    3.3 税收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个人住宅房地产税收“轻保有、重流转”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存在缺失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对房地产非必要需求影响有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税收收入流失较多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保有环节税收计税依据不合理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调控政策“轻供给,重需求”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租赁住房税收不利于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第61-62页
4 房地产税收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第62-74页
    4.1 变量选取和数据收集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变量选取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数据来源第63-64页
    4.2 模型构建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模型的构建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平稳性检验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影响形式的选择第66页
    4.3 计量结果与结论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计量结果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对房地产销售量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4.4 对沪渝房产税试点的分析及结论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沪渝房地产市场现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沪渝房地产市场分析及结论——基于非均衡资产市场第70-74页
5 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的国际经验借鉴第74-84页
    5.1 德国经验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德国房地产状况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德国房地产税收及调控第75-77页
    5.2 日本经验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日本房地产状况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日本房地产税收及调控第78-79页
    5.3 新加坡经验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新加坡房地产状况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新加坡房地产税收及调控第80-81页
    5.4 国外房地产税收经验借鉴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完善税制、筹措收入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抑制炒房、减少空置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助力租赁、满足居住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携手其他政策第82-84页
6 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的思路及政策建议第84-94页
    6.1 完善思路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原则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多角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发展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建立房地产税收长效机制第85-86页
    6.2 具体政策建议第86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采取差异化税收政策调控不同需求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关注库存及库存去化周期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鼓励租赁住房供给,降低其建设成本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调整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4.1 取消城镇土地使用税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4.2 逐步调整房租金收入增值税与房地产税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4.3 完善保有环节房地产税第89-91页
    6.3 相关配套政策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房地产价值评估制度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租赁住房制度第91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106页
附录A第106-108页
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第108-110页
    一、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第108页
    二、攻读学位期间出版的学术著作第108-110页
后记第110-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企业减税降负研究
下一篇:“电子税务局”纳税服务功能优化研究--以G县国税局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