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锻造、锻压与锻工论文--锻造工艺论文--锻工操作一般方法论文

大锻件白点萌生机理的宏细观跨尺度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大型锻件中的主要缺陷第14-16页
    1.3 锻件中的白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白点的宏观形貌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白点的微观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1.4 大锻件中氢的来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大锻件中氢来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大锻件中氢的溶解度第18-20页
    1.5 电化学充氢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电化学充氢的原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电化学充氢的优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电化学充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1.6 晶体塑形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晶体塑形理论的概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晶体塑形有限元的研究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跨尺度仿真第23-24页
    1.7 钢内白点萌生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1.8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-26页
    1.9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6-28页
第2章 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的细观模型的建立第28-58页
    2.1 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晶体学理论基础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晶体塑性理论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晶体塑性有限元子程序算法基本理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大锻件原子结构及弹性常数的微观模拟计算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晶体塑性方法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实现第42-43页
    2.2 基于Voronoi法的微结构模型的建立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Voronoi算法的微结构拓扑信息的获得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Voronoi微结构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Voronoi微结构模型的参数化处理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Voronoi三维微结构模型的建立第49-51页
    2.3 三维宏-细观跨尺度仿真模型的建立与Gleeble实验验证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三维宏-细观跨尺度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上的锻压实验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3章 大锻件材料热物参数的测定与锻后热处理仿真第58-73页
    3.1 Cr5钢应力应变曲线测量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材料选择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功能简介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试验参数选择和试样制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测得真应力—应变曲线第60-61页
    3.2 热常数测定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r5钢换热系数的测量以及不同冷却工艺下的温度变化曲线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其他热物系数的测量第63-65页
    3.3 锻后热处理工艺研究第65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锻后热处理方案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温度场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大锻件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锻件热处理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第70-7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4章 白点应力敏感区的跨尺度仿真研究与微裂纹、微孔洞的仿真分析第73-94页
    4.1 WHF和FM法锻造工艺的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第73-75页
    4.2 对WHF锻造问题的宏细观跨尺度仿真第75-79页
    4.3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裂纹分析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扩展有限元法原理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扩展有限元法模型的建立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仿真结果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4.4 细观微结构模型下的孔洞氢压模拟与双孔干涉仿真第83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细观微结构模型的建立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晶体塑性有限元中关于每个滑移系的输出变量说明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双孔洞微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双孔干涉仿真分析第88-9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93-94页
第5章 白点的电化学实验研究与跨尺度氢扩散模拟第94-121页
    5.1 采用双电解池测量法测量Cr5钢氢扩散系数第94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采用双电解池测量法来测量氢扩散系数的实验原理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双电解池测量氢扩散系数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过程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测试处理和结果分析第100-101页
    5.2 Cr5钢的电化学充氢实验第101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电化学充氢试验机理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Cr5钢电化学充氢实验过程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Cr5钢电化学充氢实验结果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充氢后拉伸实验以及断口的形貌分析第108-111页
    5.3 电化学充氢实验的宏细观结合有限元仿真研究第111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Voronoi晶胞拓扑信息的细观模型的建立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碳钢的电化学充氢实验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电化学氢扩散参数的计算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电化学宏观氢扩散模型及微观视域下的晶体氢扩散模型的建立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15-117页
    5.4 采用微观晶体模型的氢陷阱仿真分析第117-12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20-121页
第6章 大锻件白点萌生机理的细观研究第121-136页
    6.1 氢鼓泡萌生机理研究第121-13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氢鼓泡萌生机理的推测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氢鼓泡萌生机理的细观仿真分析第123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氢鼓泡的内氢压仿真分析第128-131页
    6.2 Cr5钢白点锻合实验以及细观金相观察研究第131-134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134-136页
结论第136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4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46-147页
致谢第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深部含软弱夹层巷道围岩锚固承载特性及工程应用
下一篇:热轧板带轧机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动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