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变量注释表 | 第21-24页 |
1 绪论 | 第24-38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2 研究现状分析 | 第25-35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35-38页 |
2 含软弱夹层锚固立方体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| 第38-85页 |
2.1 引言 | 第38-39页 |
2.2 试验设计 | 第39-51页 |
2.3 含软弱夹层锚固立方体强度特性 | 第51-59页 |
2.4 含软弱夹层锚固立方体变形特性 | 第59-65页 |
2.5 软弱夹层对锚固立方体破坏模式的影响 | 第65-77页 |
2.6 含软弱夹层锚固立方体结构效应与成拱特性分析 | 第77-79页 |
2.7 含软弱夹层锚固立方体变形过程中锚杆受力特征分析 | 第79-83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3 含软弱夹层巷道围岩承载结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| 第85-107页 |
3.1 引言 | 第85页 |
3.2 试验设计与相似材料 | 第85-91页 |
3.3 试验方案与模型制作 | 第91-95页 |
3.4 含软弱夹层围岩应力演化规律 | 第95-101页 |
3.5 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承载结构分析 | 第101-10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4 含软弱夹层巷道围岩成拱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| 第107-131页 |
4.1 引言 | 第107页 |
4.2 压力拱成拱判据 | 第107-109页 |
4.3 数值模拟软件选取与本构模型 | 第109-112页 |
4.4 数值计算模型与方案 | 第112-113页 |
4.5 软弱夹层影响分析 | 第113-123页 |
4.6 软弱夹层与硬岩层之间接触面强度影响分析 | 第123-127页 |
4.7 支护结构与参数影响分析 | 第127-129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129-131页 |
5 含软弱夹层巷道围岩组合梁(拱)稳定性理论分析 | 第131-157页 |
5.1 引言 | 第131页 |
5.2 软弱夹层对等效均质体力学参数影响分析 | 第131-138页 |
5.3 软弱夹层对顶板组合梁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| 第138-149页 |
5.4 软弱夹层对顶板压力拱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| 第149-153页 |
5.5 含软弱夹层围岩稳定控制机理及技术 | 第153-15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56-157页 |
6 工程应用 | 第157-165页 |
6.1 工程概况 | 第157-158页 |
6.2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| 第158-159页 |
6.3 支护参数确定 | 第159-163页 |
6.4 支护效果分析 | 第163-164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64-165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165-168页 |
7.1 结论 | 第165-167页 |
7.2 展望 | 第167-1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8-17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77-18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