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2 智能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| 第13-15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5-19页 |
1.3.1 智能拉索技术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6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1.3.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智能索的研究 | 第19-35页 |
2.1 光纤光栅传感器 | 第19-20页 |
2.2 光纤光栅的基本原理 | 第20-23页 |
2.2.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应变传感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2.2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温度传感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3 植入斜拉索内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| 第23-24页 |
2.4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与钢丝连接的有效性研究 | 第24-26页 |
2.5 光纤光栅传感器植入拉索索体的工艺研究 | 第26-28页 |
2.6 智能拉索可靠性研究——疲劳试验 | 第28-34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智能拉索实桥验证索力的计算 | 第35-47页 |
3.1 大桥概况 | 第35-38页 |
3.2 智能索实桥验证索力的计算 | 第38-45页 |
3.2.1 计算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2.2 计算的主要内容 | 第39页 |
3.2.3 主桥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3.2.4 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40页 |
3.2.5 结构模型的离散 | 第40页 |
3.2.6 计算节段工况划分 | 第40-43页 |
3.2.7 理论索力计算成果——智能索实桥验证的索力 | 第43页 |
3.2.8 悬臂施工过程中张拉索力 | 第43-44页 |
3.2.9 智能索张拉理论索力值——实桥验证索力值 | 第44-4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智能拉索的实桥验证 | 第47-57页 |
4.1 泗阳大桥智能斜拉索的制作 | 第47-49页 |
4.2 智能索索力检测的方法、步骤及注意事项 | 第49页 |
4.3 施工阶段的索力验证 | 第49-53页 |
4.4 泗阳大桥通车后的检测验证 | 第53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5.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