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1-20页 |
(一) 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的含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 选题的背景 | 第12-14页 |
2. 选题的意义 | 第14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 国内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| 第14-16页 |
2. 国外农村人口医疗保障体系的概况 | 第16页 |
(四)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(五)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1.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8页 |
2.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二、新农合经办服务概述 | 第20-26页 |
(一) 新农合经办服务的主要模式 | 第20-22页 |
1. 卫生部门或社保部门自行经办新农合服务模式 | 第20页 |
2. 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服务的模式 | 第20-22页 |
(二) 两种新农合经办服务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| 第22-23页 |
1. 政府相关部门自行经办新农合服务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| 第22-23页 |
2. 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服务的优势和弊端 | 第23页 |
(三) 政府推行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的动因 | 第23-26页 |
1. 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,节约政府成本 | 第23-24页 |
2. 有助于实现“管办分离”,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指导职能 | 第24页 |
3. 有助于提供专业的服务,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| 第24-25页 |
4. 有助于政府完善新农合政策,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| 第25-26页 |
三、政府在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职能 | 第26-33页 |
(一) 制定相关政策、规章和制度 | 第26-27页 |
1. 制定新农合各项筹资标准 | 第27页 |
2. 确定新农合保障的健康水平 | 第27页 |
3. 明确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服务的资格或条件 | 第27页 |
4. 明确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或条件 | 第27页 |
5. 确定新农合医疗费用的报销方式 | 第27页 |
(二) 宣传新农合政策制度并发动农民群众自愿参合 | 第27-29页 |
1. 引导广大农民参与新农合,增加其对新农合的信心 | 第28页 |
2. 加大对风险共担观念的宣传,转变广大农民的固有思想 | 第28页 |
3. 加强对诚信观念的宣传,减少骗取新农合基金的现象 | 第28-29页 |
(三) 监督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和新农合服务经办机构 | 第29-31页 |
1. 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| 第29-30页 |
2. 对新农合服务经办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| 第30-31页 |
(四) 经营管理新农合基金 | 第31-33页 |
1. 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管理制度 | 第31页 |
2. 采取措施加大新农合基金制度的执行力度 | 第31-32页 |
3. 统计分析新农合基金的支出情况 | 第32-33页 |
四、政府在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| 第33-40页 |
(一) 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1. 法律制度中关于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的规定不健全 | 第33-34页 |
2. 商业保险机构没有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和管理的资格与条件 | 第34页 |
3. 约束政府借公共服务外包推卸责任的机制尚未完善 | 第34-35页 |
4. 新农合经办服务模式的转变可能造成大量已投入资源的浪费 | 第35-36页 |
(二) 经济利益方面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1. 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服务带来的经济利益小于其投入的成本 | 第36-37页 |
2. 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的社会成本大于政府直接经办的成本 | 第37页 |
(三) 市场化的风险 | 第37-40页 |
1. 新农合基金的安全问题 | 第38页 |
2. 参合农民身份、医疗等信息资料的安全问题 | 第38-40页 |
五、优化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| 第40-46页 |
(一) 完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服务的法律制度 | 第40-42页 |
1. 建立科学的相关法律、制度体系 | 第41页 |
2. 完善相关制度,避免政府借机推卸责任 | 第41-42页 |
(二) 不断改善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| 第42-45页 |
1. 采取措施提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服务的积极性 | 第42-43页 |
2. 加强对新农合服务经办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| 第43-44页 |
3.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| 第44页 |
4. 充分考虑全局,做好应对环境转变的准备 | 第44-45页 |
(三) 不断优化新农合经办服务市场化的外部环境 | 第45-46页 |
结束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