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21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(一) 理论价值 | 第13页 |
(二) 应用价值 | 第13-14页 |
三、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(一) 社会资本与志愿服务的关系研究 | 第16页 |
(二) 关于社区志愿服务开展的必要性研究 | 第16页 |
(三) 志愿服务效果的因子研究 | 第16-17页 |
四、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(一) 社会资本 | 第17-18页 |
(二) 社区社会资本 | 第18-19页 |
(三) 社区志愿服务 | 第19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(一) 文献法 | 第19页 |
(二) 问卷法 | 第19页 |
(三) 访谈法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B社区的志愿服务 | 第21-28页 |
一、B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条件 | 第21-22页 |
(一) 以基地建设为基点,人才储备为保障 | 第21页 |
(二) 以社会组织为依托,创新治理做平台 | 第21页 |
(三)独立化操作,自主性运营 | 第21-22页 |
(四) 强大的硬软件设施做保障 | 第22页 |
二、B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特色 | 第22-28页 |
(一) 以个体化志愿服务为主的服务内容 | 第22-24页 |
(二) 团体性特色志愿服务 | 第24-26页 |
(三) B社区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及运作情况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B社区志愿服务中的社会资本构成 | 第28-35页 |
一、B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基础 | 第28-29页 |
(一) 政府领导 | 第28页 |
(二) 社会组织支持 | 第28-29页 |
二、B社区社会资本的内容 | 第29-33页 |
(一) 社区成员的社会性参与和政治参与 | 第29-30页 |
(二) 社区成员互惠性规范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(三) 社区成员的社会信任问题 | 第31-32页 |
(四) 社区成员的社区网络 | 第32-33页 |
(五) 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 | 第33页 |
三、B社区资本存量的运转效用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B社区志愿服务中社会资本的作用 | 第35-39页 |
一、社区参与保障志愿服务运转 | 第35页 |
二、社区规范完善志愿服务内容 | 第35-36页 |
三、社会信任增强志愿服务信度 | 第36-37页 |
四、社区网络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| 第37页 |
五、社区认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影响B社区志愿服务中社会资本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| 第39-43页 |
一、B社区志愿服务中影响资本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| 第39-41页 |
(一) 社区志愿服务主体较单一,资源不足,结构不合理 | 第39-40页 |
(二)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| 第40页 |
(三) 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易流失,社会网络关系不稳定 | 第40-41页 |
(四) 志愿服务的开展缺乏规范性 | 第41页 |
(五) 居民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较低 | 第41页 |
二、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1-43页 |
(一) 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机制缺乏规范性 | 第41页 |
(二) 缺乏有效的奖励措施 | 第41-42页 |
(三) 群众的服务意识淡泊 | 第42-43页 |
第六章 促进B社区志愿服务中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路径 | 第43-47页 |
一、推动引导广泛的社区参与 | 第43页 |
二、建设良好的社区规范,注重服务管理 | 第43-44页 |
三、增强广泛的社区认同 | 第44-45页 |
四、加强居民之间的信任建设 | 第45页 |
五、加强居民社会网络的支持力度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