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国民经济管理论文--生产行业管理论文

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调查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网络订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食品安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食品安全监管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理论基础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无缝监管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政府失灵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1 公共政策失效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2 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3 权利寻租第15页
    1.4 国外食品安全及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研究进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职能设置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国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1.5 国内食品安全及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研究进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内食品安全法制体系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划分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我国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6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.1.1 文献研究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.1.2 对比研究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.1.3 问卷调查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思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研究框架第22-23页
第二章 网络订餐行业现状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2.1 网络订餐与实体餐饮经营的对比第23页
    2.2 网络订餐行业发展概况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餐饮业收入情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网络订餐平台发展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网络订餐平台用户规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网络订餐行业创造就业机会第26页
    2.3 现行网络订餐营销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第三方平台辅助下的网络订餐营销模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自主品牌的网络订餐营销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 2.4 网络订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第27-28页
第三章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及监管现状调查分析第28-39页
    3.1 研究样本第28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8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高校学生网络订餐用户规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消费者获得信息不对称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网络订餐食品选择依据不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不完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信息关注度较低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网络订餐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消费者视角下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消费者视角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1 政府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地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2 消费者视角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履行情况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对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36-38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建议第39-47页
    4.1 落实网络订餐各主体食品安全责任义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提升网络订餐平台提供者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夯实网络订餐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义务第39-40页
    4.2 加强政府部门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监管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立食品“三统一”体系,完善追溯系统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共享平台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强化网络订餐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健全网络订餐平台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落实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第43-44页
    4.4 构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鼓励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促使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行业内示范引领第45-47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7-4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7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47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附录第51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作者简介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庆城市品牌形象在欧洲社交媒体上的传播
下一篇: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