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目标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2页 |
2.1 技术标准的概述 | 第16-18页 |
2.1.1 标准的通用定义 | 第16页 |
2.1.2 移动通信标准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2.1.3 移动通信标准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2 移动通信标准国内外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3 移动通信标准战略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移动通信标准的发展 | 第22-32页 |
3.1 通信技术的发展 | 第22-24页 |
3.1.1 第一代通信主流技术标准 | 第22页 |
3.1.2 第二代移动通信主流技术标准 | 第22-23页 |
3.1.3 第三代移动通信主流标准 | 第23页 |
3.1.4 第四代移动通信主流标准 | 第23-24页 |
3.2 国内通信标准战略案例 | 第24-29页 |
3.2.1 前两代通信市场:中国主要是使用者 | 第24页 |
3.2.2 3G时代:中国是3G标准研究重要的参与者 | 第24-28页 |
3.2.3 4G时代:中国TD标准是重要的组成者 | 第28-29页 |
3.3 国外通信标准战略案例 | 第29-31页 |
3.3.1 美国的国家通信标准战略 | 第29-30页 |
3.3.2 运营商标准选择案例:Sprint与wimax移动通信标准 | 第30-31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扎根理论研究 | 第32-37页 |
4.1 原理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2 具体要求 | 第33-35页 |
4.2.1 不断的对比验证 | 第33-34页 |
4.2.2 高敏感与细致观察 | 第34页 |
4.2.3 善于灵活运用 | 第34-35页 |
4.2.4 原理分析验证 | 第35页 |
4.3 核心观点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理论模型构建 | 第37-47页 |
5.1 研究方案 | 第37-38页 |
5.2 数据搜集 | 第38-39页 |
5.3 扎根理论的分析过程 | 第39-45页 |
5.3.1 开放性编码 | 第39-41页 |
5.3.2 主轴编码 | 第41-43页 |
5.3.3 选择性编码 | 第43-44页 |
5.3.4 理论构建——理论性编码 | 第44-45页 |
5.4 理论饱和性检验 | 第45-4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7-51页 |
6.1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6.1.1 标准战略的影响因素 | 第47-48页 |
6.1.2 标准战略的价值内容 | 第48-49页 |
6.2 研究总结 | 第49页 |
6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6页 |